中国散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家档案 > 代表作品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周晓枫  

      明知道得不到响应,依然难以自拔,暗恋有张盲人的脸。我以为,持续一生的暗恋或许是别人眼里的传奇,但对当事者来说,无疑一场情感灾难。如果说暗恋是传奇,常常是让人抱有怜悯的传奇;暗恋者的受困,对他来说也许是不乏享受的苦难。少年时期,我信赖过暗恋,因为它的绝对、宁静与无告;后来,成长到变老,我有一颗轻讽的心看待世事,包括暗恋。太多暗恋者以眼泪灌溉自己,在自怜中愈加软弱,然后把受挫的情史美化成受难神话。我不喜欢那种自我舔食的陶醉感。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我看稿子惯于带有校对般的技术冷静――是啊,日复一日地处理文字,难免不染上职业麻木。但《隐秘盛开》,在我的阅读史上是个意外:我被感动得泣不成声,几次不得不停下来,等情绪平稳些才能再次进入小说。许多许多年没有这种情况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太漫长了,我根本想不起。

  《隐秘盛开》讲述了一个名叫潘红霞的平凡女性,令人疼痛的却至死也不能放弃的暗恋。作者蒋韵没有“文艺化”女主人公,潘红霞既不漂亮也不难看,有张满月似的健康的圆脸,身上充满乐观而善意的温暖。如此普通,让人猜想不到,她是一个爱的天才。所谓天才,意味着非凡的能量、创造奇迹的可能,以及,几乎宿命的悲剧感。潘红霞就如此,爱上刘思扬,却终生守口如瓶。爱情本身并没有成就果实,但潘红霞酿造了自己,直到,圆熟之后与梗断开……潘红霞的最后命运是患乳腺癌死去,似乎尘世纷乱,容不下她那么纯粹、饱满又持久的情感方式。只有在临死前,潘红霞决心专程前往,想告诉刘思扬他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并非因病患而原谅自己去打扰他的生活,也不是挣扎到尽头的了断――潘红霞是那种人,除非确保自己的爱是一个礼物,否则她不会给予――就像小说中的语文老师留给小玲珑的遗书,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曾被怎样刻骨铭心、奋不顾身地爱过。他们爱到已经不奢望“在一起”这样童话的、也是世俗的幸福结局。如是,他们也从受囚般的暗恋里解放了自己,并把它作为情感上的滋养,像不被光照的花朵依然把芬芳弥散在黑暗里。

  当然不必把潘红霞圣化。她也试图挣扎,她的短暂婚姻,就是幻想从对刘思扬的无望专注中得到解脱,但一个人爱并且以怎样的方式爱,并非出于选择。置身于真正的爱里,我们谈不上奉献,因为那是情不自禁,那是无能为力。尽管如此,我依然被潘红霞身上的气息所打动,她心中汹涌的激情与永不表白的沉默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让我认出,她是人间版的“人鱼公主”。于是我在封底这样写下:“小人鱼步步走在刀刃上,但这种疼痛始终不被诉说,使不知情的王子得以一直享用他的幸福。可能人和神的区别就在这里,我们无法像神那样忘我无私而又毫无噪音地爱着,并牺牲。尘世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以神的完美方式来爱一个人。隐秘盛开,那寂静中难以抑止的激情……他们是爱的天才。”

  我忍不住推荐《隐秘盛开》,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它让我体会到职业自豪感和荣耀。令人欣慰的是,朋友中的许多人,与我有着一样,边读小说,边流下多年未遇的眼泪。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今天,爱情和欲望似乎可以成为相互替换的词语;当我们习惯于把“爱”诉诸生理解决的时候,不说出口的爱情当然看起来像怯懦,不会被理解为更独立的承担。喧嚣中,我们还能听清什么呢?我想起有些动物的低鸣,因为分贝不在人类的倾听区域就被当作不存在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倾听,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珍惜,才能共同分享那寂静里的低音区?有足够敏感的听觉,才能听到隐秘盛开中,一朵无声的花如何在怒放中抵达自己的极限。

  记得编辑这本小说的过程中,赶上去浙江上虞出差。那里有个奇怪的习惯,举行婚礼时放烟花――是在白天。所以,根本看不出任何绚丽,原本华美的烟花,只剩下潦草的烟雾、零星的光。我想假如刘斯扬遭遇不幸身置黑暗,或许才能认识到潘红霞的光亮;假设没有意外,刘斯扬永远作为生活的宠儿存在,潘红霞的爱情也不过是白昼施放的焰火,再美的绽放也不会被目睹。不幸的是,焰火,不管是不是被欣赏,它只燃烧唯一的一次……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焰火是天堂的作物,而潘红霞的爱近于神迹。对《隐秘盛开》的阅读,让我觉得,自己正在隐约地随教堂的钟声出发,完成秘密的审美和救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