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因为亲切,所以喜欢——张永华长篇小说《秦巴奇兵》读后

3已有 1380 次阅读  2013-11-07 12:39

因为亲切,所以喜欢

——张永华长篇小说《秦巴奇兵》读后

 文/陈益鹏


      9月中旬,68岁的退休老教师张永华从岚皋石门打来电话,说他写了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秦巴奇兵》(原名《喋血河东》),让我帮他看一看,提点意见。他之所以想到找我,一是因为我也是岚皋石门人,他与我父亲同为教师,当年曾在一起共过事,我和他是名符其实的老乡;二是岚皋写长篇小说的人很少,此前几乎没有当地人出过一部本土题材的长篇小说,恰好我今年2月份在太白文艺出版社出了一部当代题材的长篇小说《恍然如梦》,他在《安康日报》见到书讯后,专程去岚皋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并从别人那里打听到我的地址和电话。就冲这两层关系,我也没道理推辞,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帮他看一看。   

    下面是我通读张老师的长篇小说《秦巴奇兵》书稿后的一点感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不一定正确,谨供张老师改稿时参考。


    长篇小说《巴山奇兵》全书采用章回体,共计78章,168节,44万字。首先,写出洋洋44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对于年近七旬的张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件巨大的工程,非常不易。不易在于,历史小说受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限制,不好随意编造,必须要尊重历史,尽可能地还原那段历史。这需要查阅很多历史资料,并尽可能地多采访一些健在的了解这段历史或与这段历史有关系的人,同时,尽可能地去一些山寨、抗日古战场等等当年历史事件发生地走一走、看一看,就是说,要做许多案头工作,只有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动笔,才会心中有数,做到下笔成章,栩栩如生。

     从张老师目前这个稿本来看,可以断定,他一定是访了不少的人,走了不少的地方,看了不少的史料,否则,写不到现在这个程度。先说优点吧。

    一是选题不错。也许这样的题材,放在全国不算什么,但对于岚皋、安康乃至陕西来说,用文学的样式反映曾经发生在秦巴山区的那段自发的爱国抗日历史,据我所知,以前似乎并没有人做过这件事。岚皋县志里虽有记载,但只有几百字的内容,根本看不清那些人物的面目和事件的经过。多数岚皋人都知道,岚皋过去曾发生过匪战,时至今日仍然可以在岚皋的某些群山之巅见到那些曾演绎惊心动魄土匪故事的山寨。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岚皋工作时,因县志中关于岚皋匪事的记载,曾对那段历史发生过兴趣,并萌发过想要写一部反映那段历史的长篇小说,并曾约人去卢家山走访过当地人家,了解过许勋安这个人的零星情况。但面对岚皋县曾经复杂纷纭的民国历史,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因下不了吃苦的决心而放弃了著书的打算。因此,当我看到张老师这部厚重的作品,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敬意,并且很认真地看完了它。在我看来,写这样的东西很带劲,因为是抗日题材,它的主题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而且看后能使人热血沸腾。所以,我认为他选择这个题材是明智的。

    二是小说框架不错。前40章写秦汉(即许勋安)回乡为拉队伍四处联络、疏通关节,占领山寨,开辟武装,从人、财、物各个方面为筹建自己的队伍做准备、打基础。中间13章主要写秦汉及其追随者在条件基本成熟之时借势亮出抗日旗帜并争取到安绥军以及地县各级行政要员的支持,为出山抗日做好各种准备;最后23章写秦汉支队走出巴山走向抗日前线真枪真刀跟日本鬼子拼命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纵观全篇,故事脉络清晰,切入点把握得很好。

    三是人物形象基本确立。本书人物众多,涉及面广,大有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杨虎城、杨德志等等,小到许勋安、陈秀凤、任铁佛、许大万、王子绍、陈可庄以及各个山寨的寨主;省、地、县均有涉及;共党、国军、日寇、汉奸、土匪、贫民、乡绅、联保主任……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面面俱到。且大都是在陕西、安康和岚皋历史上曾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如此庞杂纷繁的人物群体,要写好,写出血肉来,是很不容易的,这对于过去并没有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走多久、且已年近七旬的张老师来说,能写到如今这个份儿上,已经让我刮目相看了。

    四是生活的积淀和历史知识比较丰富。书中写到了许多只有当地人才说的方言和俗语,以及那个时代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时政要务,如山寨的建制、土匪的习性、民众的生活状态、大户人家的纳妾风俗,包括纸张和枪支的制造工序和流程、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人际交往规矩、部队与地方盘根错节的关系、带兵的要领、作战的技巧等等,都有较细致的描写,让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书中同时还写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西安事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主张、东北军流离失所来到大西北以及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的一些战役。虽然这些事件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未作正面反映,但由于是真实的历史,因而给这部小说奠定了一个非常结实的基座。小说的真实主要在于细节的真实,尤其对于历史小说来说更是如此。

    总体感觉,有这样一些片断和人物给人印象深刻:从人物来说,一号主人公秦汉自始至终贯穿全书,是书中的灵魂人物(关于这个人物塑造的得与失后面另外再说),自不待言;王子绍的抗日热情和他为抗日所做的贡献,让人心生敬意;张飞生的狡黠与心机刻画比较到位;陈秀凤的沉稳、华医师的智谋、陈虎的勇敢……等等,均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精彩的场面也比较多,印象深刻的有铁佛寺亮旗游行事件、紫阳劫狱事件、舒非城口打劫事件、秦汉慰问收编伤病人员、任尔康策反唐良臣部队未遂事件、秦汉雪花山收编孙彩霞娘子军、周人杰率部营救华有为医师等等。

    值得商榷的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秦汉的五个女人。陈香、卢秀女、梁秀娟、田威、王金花先后同时成为秦汉的女人,这在民国时期应该不算意外。美女爱英雄,英雄也爱美女,这都符合人性,也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历史上的许勋安(即秦汉)据说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传记式的历史小说,应该忠于史实,还原本真。但是,在写法上,是不是可以有所选择,或适当淡化处理。因为,对女人的态度,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道德操守、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比如说,他是否可以克制一下自己的儿女之情,尤其是在战争的紧要关头,比如在秦汉已离开秦汉大队而秦汉大队正面临强敌压境生死攸关的时刻,田威出于对丈夫的关怀之情要将王金花许配给他时,他竟然默许了她这样做,未曾考虑到田威此时更需要王金花这个参谋在身边为她出谋划策,替她分忧解难。因为,秦汉离开部队后,出于保存实力,防范连累受害的考虑,还把任尔康、卢治安、许大万等几个军中的得力干将都带走放回铁佛了,田威又缺少指挥一支部队独立作战的经验,身边唯一有参谋才能的王金花,却要被抽去伺侯秦汉。而秦汉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仅对田威缺乏应有的关心,而且显得非常自私,没有大局意识。这样写,对秦汉形象没有起到加分的作用,反而削弱了他的正面形象。即便历史上的许勋安确是一个好色之男,但既然要把他作为一个正面核心人物来写,就应在选材上有所取舍。有些东西可以一笔带过,或略作交代,不宜据实照搬生活原样。我们写这个人的目的,是要让人敬重他,如果你给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随时离不开女人,见一个爱一个、来者不拒的话,就会让读者对此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那就与你写这个人的初衷相背离了。所以,对于这五个女人,建议进行调整,保留陈香、卢秀女、田威三人即可,梁秀娟和王金花可以舍去,作另外的安排。陈香是他的结发原配,卢秀女是志同道合的追随者,而田威,秦汉只是为了利用她,利用她的身份和关系成全自己的大业。若这样写,就比较合情合理了。还比如,为了建立敌后情报站,让卢秀女与华有为医师假扮夫妻开诊所,这样安排也不太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样也显出秦汉自私的一面。他的身边总有女人陪伴,却让自己的另一个女人去千里之外陪另一个男人,而又不得真正睡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不安排另外的女人陪华医师,并且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夫妻?这样安排也人性化一些。难道是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女人吗?陪他的人未必非得懂医,可以是助手,或纯粹就是一伺候华医师的家庭妇女也未尚不可。所以,在这里,就看出有人为编造的痕迹。也许,你是觉得秦汉与五个女人的关系很浪漫,是本书的一个看点,但要看实际效果如何,否则,就适得其反。尽管秦汉不是中共党员,不必拿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去要求他,但他毕竟是一个进步人士,他也肯定接受了不少进步思想,包括对妇女解放的理解和重视。总之,要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选材,而不是不加分辩地照单全收,一锅烩。

    再来说说这五个女人。陈香身上有中国妇女勤劳善良、宽容大度的传统美德,她容忍秦汉纳妾,可以视作她对丈夫的理解和爱,也可以视作是她宅心仁厚的表现;而卢秀女、梁秀娟、田威、王金花在对待秦汉妻妾成群的态度上,都保持高度一致:同意,就让人有些不可理喻。即便是在那样一个允许一夫多妻的时代,爱情,也还是一件很自私的东西,其独占性和排他性,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她们都表现得非常认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们都把自己置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愿意逆来顺受。但从这几个女人的生活背景和理当应有的个性来看,未必都是这样。尤其是梁秀娟和田威,一个是县长的女儿,一个是行署专员的千金,应当都是养尊处优、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强势人物,怎么会心甘情愿让其它女人与自己分享同一个男人?如果改变一种思路,让其中一个或两个女人成为想独享秦汉的强女子并有所作为,同时让秦汉陷入几个女人的明争暗抢左右为难之境地,而秦汉却能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把几个女人的矛盾巧妙地化解掉,最后把她们的心都统一到抗日这个国家大事上来。这样,故事可能会有更多的冲突点,也会更加精彩,而这群女人也会以不一样的面貌展现出她们光彩夺目的另一面,而不是现在这样,看上去只会一味依附男人、讨男人的欢心,显示不出女人的骨气和刚火。

    二、关于语言和人物个性化问题。人物的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小说中有些人物对话语言比较生动,有生活趣味,但也有一些语言比较琐碎、呆板,不够灵动、鲜活,缺乏个性,没有感染力;也有一些看上去不太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尤其书稿前半部分,无论秦汉,还是其他人,语言模式化、平面化、甚至有些学生腔;有些人物对话,像是为了传达某个信息,或为了说明什么事情强加给人物的,所以看上去不够生活化。写人物对话,我的体会是,一定要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结合人物的性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环境里、心境下,会说出怎样的话语;一定要有感情色彩,说出来能够感染人,打动人,让人感觉就是此人说的,别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有些描写和叙述性语句也不够通顺,或不合语法,需要进一步修改、润色。此外,文中还发现有很多处错别字。建议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学我,翻翻书,查一查字典,或在网上搜索一下,尽量做到用词准确,避免词不达意。否则,这些问题多了,到了编辑那里会得不到好印象。我的那两本书,原以为错别字不多,殊不知到出版社编辑那里,仍然找出一大堆错别字。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一下。

    三、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问题。心理描写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既便你写得再真实,客观地讲,那都是作者的推理和猜测。所以,现代小说家基本上不再过份依赖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转而采用白描,多写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这样客观地展示,容易让人接受。你这部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不客气地说,还存在技巧不足和表达欠准确的问题,尤其前半部分,写到的几个女人,感觉没贴紧人物(有些地方我作过标记,你可对照看一看)。根据我的写作经验和了解到的相关写作知识,人物的心理描写一定要紧贴人物的性格脉络,观照其人生经历和命运走向,合情合理地展示其内心活动,不得游离、飘浮;在语言表述上,要不着痕迹,让人物的思想随着行动自然流露,不要生硬地介绍,更不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和口气去讲说。小说后半部分情节紧张,结构紧凑,以语言和行动推进故事,看上去比前面写得更加流畅一些。

    四、关于小说的真实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绝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但也有很大的虚构成份在里面。包括里面的一些人物。我以为虚构与否,取决于你给这部小说的定位。如果是想写成一部传记式的历史小说,那么虚构就必须把握好分寸。例如《毛泽东传》《李自成》等历史人物传记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包括时间、地点、历史背景都容不得虚构。马夫、厨子、店老板等等没有特定意义的人物可以虚构。如果其中的主要人物被虚构了,读者就会对你这部作品的整体真实性产生怀疑。比如你书中的田威小姐。尽管这个人塑造得还算成功,给整部作品增色不少,但因为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知晓这段历史的读者眼里,你的这部作品的史料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当然,也可以写成如《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一类“半虚构”的作品,即作品的题材和写作素材是真实的,虽然人物和故事都是零零碎碎东拉西扯拼凑起来的,但每个“零件”都来自生活,只不过不是照着某一个人、某一个地方来画像罢了。这样写的话,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大的背景真实,局部和细节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如此也未尚不可。关于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小说到底应该怎么写,我没有研究过,也没有看到有关专家的论述,上面所说,仅是本人自我揣摩所得,未必正确,写来仅供参考。

    另外,秦汉一帮人积极抗日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他们没有亲历过某种惨烈的事件,没有受到过共产党的影响,没有感受到亡国带给他们的心理震撼,他们何以与普通百姓区别开来,又何以能坚定不移地走上抗战之路。他们坚定抗日的行动一定受着某个思想的指导,而这个指导思想一定是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会令人信服。比如《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都是因为各自不同的命运,在江湖上混不下去了,不得已才被逼上梁山的,而非宋江一声吆喝,大家立马跟随。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地方也应该有所谋划,使得每个人的行为更趋真实,符合逻辑。

    总之,我敬佩张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能写出这么一部厚重之作,的确可喜可贺!基于同乡之谊,以及对此作品题材的亲切和兴趣,凭粗略阅读之印象,结合自身创作之体会,谈了一些认识和感觉,提了一些未必中肯的意见,望张老师自加甄别,自作决断,不要被我的诓言妄语所惑或左右。但有一点没错,作品写出来后,多找人看一看,提提意见,集思广义,在此基础上再好好改一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有人说,好作品是改出来的,这也千真万确。尽管修改作品往往比另写作品还伤神,但既然有了七成的亮色,何不再努力一把,让它成色十足呢?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