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我所认识的王晓云

1已有 1298 次阅读  2013-07-02 19:16   标签center  style 

        

      曾几何时,从岚皋走出的文学女青年王晓云,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终于化茧成蝶,以其丰硕的文学创作实绩,成长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真正意义上的青年女作家。她为家乡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跃升,让与我等一般曾与她同时起步的“文学青年”望其项背,自叹弗如。回顾当年,既让人感到文学带给我的温暖,也让我们感慨文学事业大浪淘沙的无情。
      王晓云生于七十年代,老家岚皋佐龙镇,尽管在一个小县城里住着,但在认识她之前,我既没有听说过她,也没有留意过她发在报刊上的那些文章。大概在1996年吧,接到地区文联的一个通知,邀我参加他们组织的一个文学笔会。因为通知名单上只有两个岚皋人,所以很想知道这个叫王晓云的人到底是谁。经过一番找寻,终于在县城北门坡一个食品店前找到了她。此时的她,由于工作调动遇到困难,临时开了一个店。见面后,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青春靓丽、落落大方、善于表达,对人热情。那个时候,我刚出过一本诗集,正踌躇满志,而她那会儿,才开始在《安康日报》和《安康文学》发表散文。后来找到她的文章来看,发现虽然都是一些“豆腐块”短文,但从中可以看出她敏捷的才思和行文的大气。当下我就从心底里认定,只要步入正途,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岚皋是个小地方,狭天窄地,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在这样的小地方,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尤其是文学,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氛围。当时,我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渴望能够走出去,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促使我走出了岚皋的小县城,先是安康,而后又到了西安。时隔不久,王晓云也终于离开岚皋,去了上海,投身于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并由此开始涉足小说创作。很快,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别人住过的房子》就发表在2001年第5期的《上海小说》杂志,并曾被谢晋影视公司看中,欲拍成影视(后因故未果)。其后,便有《城市表情》《流水风物》《海》《爱情视窗》《汉水渡》等众多的小说作品陆续被各地报刊发表或连载。其中发于《上海小说》2003年第1期的《流水风物》后来获得安康市首届文艺精品政府奖。
      王晓云在上海租住的第一间房屋在上海市虹桥路104123号楼,我在一次与单位同事去上海出差时见过,是一间狭小、很普通的房子。从居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要走很远的路。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是那台用来写字的电脑。在那样一个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环境里打拼,身如浮萍,四顾茫茫,吃苦受累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就是在那样一个境况下,在那样的一间小房子里,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堪称成名作的长篇小说《梅兰 梅兰》。这是一部描写农村和小城女孩以不同的方式涌进城市,来到上海,在她们身上发生的美丽而眩目的故事。此小说20037月经花城出版社推出后,一炮打响,好评如潮。《读者导报》用两个专版对小说进行了讨论,评论家李星、葛红兵、吴炫等纷纷撰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原《小说评论》主编李星在《感谢梅兰》一文中这样写道:“阅读了在上海的陕西青年女作家王晓云的长篇新作《梅兰梅兰》,没有想到是那样的题材,也没有想到她能写得那么好!”“她惊世骇俗地在文本上闯入了这个社会特殊群落,发掘她们的喜怒哀乐,发现她们执着的爱情理想,描述了欲望时代环境中人性的光辉与背离。实现了文学本身对于生活的真实描述和批判。”“祝贺王晓云成功地将阳光带给为世俗所遮蔽的当代生活的黑暗角落,感谢《梅兰梅兰》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至少在艺术的题材展现上,一定是这样!” 
      而后在200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读懂浦东——浦东十五年开发记略》,更是表现了王晓云在文学上极大的潜力。这样一部洋洋洒洒反映大上海开发建设浦东新区现实图景的宏阔巨制,竟是出自她这个来自内陆山区的年轻女作者之手,令许多人都不敢轻易相信。安康著名作家李春平评价说:“写浦东的书成百上千,而作家写纪实文学向来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它往往会被认为是资料的堆砌,其间又涉及到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纪实’的内容往往又是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天敌和杀手,出新和创新都难乎其难。王晓云也不能虚构,只能大量采用实的材料,去进行艺术的加工和组合,无论是谁都不能逃脱这个写作原则。与众不同的是,王晓云利用了她的性别优势——用女性的特有眼光去观照浦东的开发与发展,用女性的特殊视角去解读浦东的事物与人物,行文的脉络上融会了个人的思想和理念,行文的笔法上倾向于散文化的叙事方式,使枯燥的纪实文字弥漫着浓郁的柔曼气息,从而构成了全书的审美视点。” 我也认为,她能把那样的一个变化多端、复杂繁纷的巨变过程抒写出来,这不仅是她过硬的文字功底的表现,更体现出了她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这些,不得不让人产生敬佩之情。因为这部作品,王晓云还应邀参加了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协会2005双年度国际会议。
      2006年王晓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11月成为陕西省作协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2007年底,她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有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出席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十余年来,王晓云先后在《上海小说》、《小说界》、《钟山》、《北京文学》、《清明》、《延河》、《时代文学》、《山花》、《西南军事文学》、《百花洲》等全国多家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和散文作品多篇,其中,中篇小说《爱情视窗》2005年获《文艺报》十作品推荐。而中篇小说《海》是王晓云中篇小说中的精品之作。小说主人公沈莺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曾经西北内地长大的“乡下人”,又是原本在上海孕育而今也完全属于上海的城里人;她既是一个能写作有文化的京剧“票友”,又常常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她有着对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却又总在现实中不堪一击。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爱她。因为不是从小生长在此,而一直缺乏归属感,即使姿态做得再足,也依旧融不进城市的这片海……《海》在《钟山》2004年第2期发表后,《北京文学》即于2004年第4期予以转载。后来该小说不仅入选小说学会主编的《2004中国中篇小说年选》,王晓云还因此篇获得陕西省首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
      2007年初,王晓云的中短篇小说集《飞》(为以前在各大刊发表的小说)由香港文汇出版社出版。李晓峰在其后来发表于《小说评论》杂志上的评论文章《飞扬的人生 幽雅的笔致》中有这样一段话:“乍一看到书名,再翻看目录,不觉有些茫然,目录中竟没有一篇小说取名为《飞》,那为什么作家对这本小说集要以《飞》题名呢?待看完全书,我才顿有所悟,书写当代女性不甘寂寞的心灵,袒露当代城乡女性真实的情感追求,追踪她们飞扬的人生,应该是这本小说集的主旨所在。无论从作品的思想力和艺术把握上,作家都达到了一定的创作高度,显露出良好的思想素养和艺术才情。”
      2008年,王晓云被安康市政府作为特殊人才从上海招回,担任《安康文学》编辑、副主编和市文研室的副主任等等职务,在此期间,除了编辑刊物,组织文化活动外,她坚持不断写作,在各地报刊陆续发表了一批小说和散文,其中,发表在《上海采风》杂志20088期的小说《爱画》,获得《上海采风》杂志新都市小说奖。继20096月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重庆人在上海》后,又分别于2010年、2011年连续出版了《河流与山的秘密》和《安康双创》两部长篇纪实文学。后来她撰写的报告文学《河流与山的秘密》其中节选的几万字,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作家.纪实》杂志2013年第5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她撰写的电影剧本《小城安康》获得2010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作品扶持,并发表于2013年第6期《中国作家.影视》杂志。20123月,王晓云参加了北京鲁迅文学院高级作家研习班的学习,201210月,王晓云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办在华西村举行的全国报告文学交流会,探讨新时代报告文学写作的走向……
      王晓云从一个小县城起步,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终以不俗的创作成果和过硬的实力赢得了文学界的认可,跻身于知名作家之列。如今,在她面前,我这个老乡再也无话可说了,惟有敬佩的份。
      艺术属于有灵性的人,王晓云是那种不囿于狭小生活圈子的人,她的眼光总是探询新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景象,寻找最切合自己的生活天地和艺术空间。她在走出秦岭,走向东南沿海之后,很快便把自己融入到上海那个五光十色、繁华喧闹的大都市,她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和颇具灵性的艺术思维打量上海这座城市,体味都市里的人生,感受都市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于是,就有了长篇小说《梅兰梅兰》、中篇小说《上海的苏》,纪实文学《读懂浦东》以及中短篇小说集《飞》。
      在我看来,这位从陕西岚皋走出来的女性,以写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见长,情感和文笔都很细腻,具有吃苦的精神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从外表来看,她小巧玲珑,并无顶天立地的先天条件,但其内心却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强大和坚韧。她走进我国经济文化重镇上海,为大上海谱写出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的华美篇章。她选择别家离子,只身上路,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没有亲情陪伴的熬煎……
      回归安康,王晓云继承着正像李向红为她写的印象记《王晓云:陕西作家上海化蝶》的传统,但也开始走自己的文学新路,要重新创作更多的作品。《中华儿女》杂志和书籍《中国作家访谈》用很长的篇幅写了一篇通讯《王晓云:读懂似水年华》,对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进行了描摹。是的,似水年华要怎样读懂,却也作用到我这个同样在岚皋县城长大的“文学青年”。
      她可圈可点的成功,让家乡更多热爱文学、默默从事文学创作的年轻后生们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动力!她的成功,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要想成为大作家,切不可鼠目寸光,囿于一地,要走出心灵的大沼泽,走向人生的大境界;必须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手笔;要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吃苦受累,甘于承受寂寞。 同时,她的成功,也让我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小地方,也能长出大作家;“玩”文学,县城女子也照样可以“玩”出高水平!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