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富有时代责任感的呼唤

已有 740 次阅读  2016-10-07 15:57   标签background  center  责任感  color  style 

富有时代责任感的呼唤

——读赵攀强先生散文新著《留住乡愁》

王政

一直喜欢写写画画,虽然没有写出什么眉眼,写的东西也算不上文学,但是多年来养成了关注文学的习惯,凡是见到的听到的与文学有关的人和事,不自觉的就会多留心,特别是本省的作家和作品,稍有点影响的,都知道一点。最近几年就有一个写散文的作家,名叫赵攀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因为自己也喜欢写一些乡村题材的东西,若硬要拿文学归类也应归为散文,所以更加引起我对赵老师的关注。也曾专门在网上找了一些他的文章来看,但终究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只知道赵老师是陕西的,作品突出表达乡愁情感,其他的一概不知。今年六月份,偶然得到一本赵老师新出版的散文集《留住乡愁》,不禁喜出望外。记得拿到书的时候就想,一定要写写读后感,可是把《留住乡愁》里百分之八十的文章都读了,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仔细思量没写出来的原因,日子过得忙乱是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读了赵老师的文章不敢轻易下笔了,就像和了一盆面准备蒸馍,但不能轻易下手,总想等面多饧一会,让充分发酵,好蒸出一锅既软又白、既有型又美味的馍来。但是,又不能等的太久,时间长了,过度发酵的面蒸出的馍就酸了腐了坏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读了《留住乡愁》的感受写下来。

因为自己也喜欢写所谓的乡土散文,所以读赵老师的文章我是怀着十二分的虚心去学习的。还有一个原因,我的老家地处秦岭北麓,和赵老师生活的旬阳同处一座山脉中,生活和生产方式有许多相似处,读赵老师的文章更有一些亲近的感觉,所以,每读到和自己生活体验相似的文章,便会不自觉的想,我在以往的写作中是怎么考虑的,怎么就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呢?比如在《故乡的老屋》中,作者写老屋的建造,写在老屋生活的乐趣,写母亲因为老屋破旧难挡风雨每晚睡觉时不停的咳嗽,写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思想变化嫌母亲做的衣服太土气,回去看到老屋后心灵受到洗礼等,最后感慨人生道路曲折,“不管处在何种状态,都不能忘记根本”。我觉得,这个“根本”就是一种乡愁。这样的题材,我也想过也写过,但都泛泛而记,没有提炼出高度。《老宅古树》写老宅后面一颗古老的皂角树,以及与之有关的乡村生活,特别是当听说有人要买这棵皂角树时作者的担忧,因为在作者心里,这个皂角树是村里的风景,是村子的根,只有待在村里才有其价值。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我们的村子一户人家的后院沟边,也有一颗不知什么时候就有的大皂角树,前几年已经被人买走了,听说栽在哪个城市去了,我居然没有一点思考,没写一丁点儿的文字。再比如《远去的秦巴柴郎》,作者写年轻时在家里砍柴时,吃干粮、趴在沟边喝水、“滚岩”、急流中“捞柴”等一系列艰难往事,最后把砍柴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文章一下子有了高度,主题得到升华。文章中描写的这些砍柴的过程和细节,我年轻时也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而且我也写过有关砍柴的文章,却是把砍柴的种种艰辛和过去乡村生活的艰难描写成了一种原生态的、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成了一种单纯的回忆性的文字。在《害怕下雨》里,作者通过对过去老家的房子漏雨,结婚后租住的房子漏雨,单位分到的房子漏雨等情节的记述,表达强烈的害怕下雨的心理,最后写自己买了新房,老家也盖起了小洋楼,再也不怕下雨,“害怕下雨”也成了一种乡愁,成为永远不会再有的记忆。同样是写过去年月的艰难生活,作者植入了乡愁的概念,把这段生活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来思考,放在乡村发展的时间轴上来提炼,文章便有了不一般的境界。这样的文章还有《故乡的小河》《陌生的家乡地名》《童年的水磨房》《守住家园》等等,都是从作者最熟悉最热爱,也是许多根在乡村的读者所熟悉、所热爱的乡村物事写起,娓娓道来,有对乡村风物的情景再现,也有作者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有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更有对乡村未来的憧憬和思考。

除了从乡村情感的角度表达留住乡愁,不忘根本的社会问题外,书中不少写乡村发展变化的文章,比如《梦里故乡观音堂》《守住家园》《故乡变了》《走在回乡的路上》《留住乡愁》《旬阳的水》《水泉坪记忆》等等,把乡村生活与市场经济对乡村的影响,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农民工进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起来,但又不是生搬硬套,有意而为,而是自然而然,水乳交融,好像给读者讲一个个乡村故事,或者作者对乡村变化的各种思考和感受,时而令人欣喜,时而令人鼓舞,又时而引人深思,甚至令人忧虑。以这样的角度来写乡村,乡村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城市一起发展变化的,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步的。如果说我前面归类的那些文章更多的是对留住乡愁的一种忧思、一种呼唤,这些文章表达的则是对社会进步发展中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根的一种赞美、一种欣慰。乡村,特别是在农业比重很大的中国,乡村变化是标志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留住乡愁,并不是要让乡村不发展、不进步,而是要在发展和进步中不忘根不忘本,是为了更好地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因此对留住了乡愁的发展,作者怎能不欣喜、不赞美?

从我对散文粗浅的了解来看,近些年来,尽管不少作家都在对散文写作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尝试,甚至一些作家和评论家还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来引导散文写作紧扣时代脉搏,贴合现实发展,但是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相反地,大多数的散文作品依然摆脱不了“小我”,走不出小情小调的漩涡,要么就是纯粹的玩文游戏,玩小资情调,辞藻华丽一篇,内容空洞无物,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不接地气,表现在乡村体裁的散文写作上,便是孤立地审视农村,忽视农村的发展变化,把农村生活的艰辛和落后当做一种饭后的谈资来写,给农民生活中的艰难和无奈硬是打上原生态的标签去美化。归根到底,是对新时期的农村发展和变化缺乏深层次的感知和有意义的思考,缺乏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注和关心。从这个意义上看《留住乡愁》这本书的书写价值和文学意义,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以对乡村的真挚情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和笔触,感知农村,审视农村,思考农村,表达了对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形势下,农村如何发展,乡村传统文化如何继承的思考。正如赵攀强老师在这本书的代序中写的,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后又长期工作在农村,自然对农村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深厚感情和独有看法。所以在他的笔下,乡村仍然是美丽的,但又不无缺憾,这个缺憾就是乡愁正在被人们渐渐地忘掉,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忘根忘本,甚而破坏乡村生态的现象和趋势,所以作者深切地呼吁:留住乡愁!这是文学的呼声,是时代的呼声,更是一个作家为时代立言的呼声。

尽管读了《留住乡愁》后,原本打算写写读后感的想法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但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关注。非常感谢网络和微信时代给我们创造了跨越时空接受信息的便捷条件,通过这些媒介我看到了文坛对赵老师这本新著的关注和好评,特别是前不久《留住乡愁》获得首届丝路散文优秀作品奖,更加有力地说明了这本散文新著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愿赵老师这一富有时代责任感的呼唤,能给我们根之所在的乡村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为父老乡亲带来福音,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