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为爱她的人敞开心扉

已有 504 次阅读  2015-11-17 17:22   标签style 

         为爱她的人敞开心扉

                           

    

认识辛茜,是在四川德阳,那时是五月,栀子花开得正好。西部五省的散文作家们,聚集一堂,召开第二届西部散文论坛大会。我们刚到,在餐桌上见到辛茜,还有她快乐的笑声。于是,知道她来自青海湖畔,工作与青海湖相连,主持一本名叫《青海湖·自然人文》的刊物。后来这本刊物也看到了,以简朴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表达不同人眼中的青海湖。当时我想,一个青海湖,几期刊物就该将它的面影穷尽,哪能这么一期又一期出下去!但后来我才明白,青海湖之大之美之魅,仿若康德笔下的“物自体”,是一个只能不断逼近,却无法彻底穷尽的美。我从作者的笔下获得了见证。比如青海湖的春天,青海湖的夏天……每年都和往年有所不同,总是充满新意,充满期待,让人忘却忧伤。”一个永远充满变化的新意的青海湖,一个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青海湖。

这本书,是一曲对青海湖的深情礼赞。我通过她的文字,感到了她对青海湖的一往深情。没有深情,哪来充满爱意的久久凝视?没有久久的观察凝视,哪来对青海湖点点滴滴细微变化的省察写照?仿若一位母亲悄立一旁,深情地注视自己的爱子,孩子自顾自堆积木、玩游戏或者酣睡。在他人眼里,这一切稀松平常难以引起兴趣。但是母亲的注目里,却充满无限的趣味和兴致。辛茜对青海湖的深情,正是这样通过其文字一点一滴呈现出来。“有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冰雪消融后的草地,坡塬深褐色的地皮上,连一片枝叶都来不及长大的枝干上,竟会开出一朵蓝色、紫色或黄色的小花,或者露出一只、两只冬虫夏草黑色的小脑袋,一团一团簇拥在一起,匍匐在地上。”她的体察感知充满女性的纤细与敏感,“春天的雪是有温度的,它像温暖的潮水,漫过大地,让青草柔软的身子,龙胆花、绿绒蒿甜蜜的娇容在阳光下复又重现,又在不经意间将细雪轻轻地抖落,就连每一棵飘零的种子和盘伏在地下的每一条根都发出来欢悦的声音。”她就是这样感受青海湖的。所以我,从她的感受里,能强烈察知到她对青海湖发自内心的一片爱意,聆听到她深情的礼赞。一个对自然万物如此钟情如此易于被触动的女子,其内心定然细腻敏感、富于情愫。

辛茜是一个具有梦想的人。在我的认识里,她还没有被现实所异化所扭曲,不是一个充满物质化欲望的人。我甚至杞人忧天式地想,当下充满功利考量的社会生活,是不是会将人们做梦的能力最终埋葬?深深感到,没有梦想而只有现实的物质享乐的人,最终会丧失灵的启示,丧失体察万物的心。我喜欢那些因天地万物而能触动灵智的人,觉得这样的人是“真人”。对万物的体察触动,是人性的本源性所在。我知道,“天下滔滔,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俗所钟情的是那些具有强烈功利心的人,在世人眼里,一切都以个人化利益和欲望作为标尺,以此衡量一切。辛茜却以期待的心境,忐忑不安又兴致盎然地观望着青海湖“开湖”的时刻。她说,“也许在某一日,一场大风,从早晨刮到晚上。第二天早上,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昨天还是千里冰封的湖面,忽然就成了一湖静如镜面,幽蓝透绿的水,竟连一点点冰渣也不剩下。” “武开”时,冰面突然间炸裂,湖水咆哮,巨大的冰块被推向湖岸形成冰山,随即,冰山与冰山之间又相互撞击、积压,发出巨响,腾空而起,坠入湖水……犹如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嘶声,又似闪电从云层尖利地划过……让人触目惊心,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又有谁能相信大自然还有这样的神力”。她就是这样充满激情地感受着青海湖,为青海湖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而动心。这是一颗充满诗意的心灵,是一双流溢着美感的眼睛,她宁可将生命时日,用来凝视一株草一只鸟,而不是将自己的目光投射到物质上、从而被物质化的欲望浸满。

辛茜是清纯的,浑身洋溢着激情,洋溢着对未来的莫名冲动和向往。这些特征,是一个青春少女身上所特有的年轮标志。但她已不是青春少女,所以这些显得尤为可贵。我觉得,一个成熟女子,能够在岁月的磨砺下,使自己不至于沉陷于日常性的泥沼中,是多么不易的事情。锅碗瓢盘、吃喝拉撒是每个人的日常性,但是人如何能在日常性中见到诗意、见到天光,而不被这些日常性所淹没,所沉沦?人能在自己的日常性中不被沉陷,则是一个人身上具有诗意性的表征。所以,每见到她,总觉得她从里到外涌现着欢乐,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从这儿飞向那儿。她到那儿,那儿就荡起笑声。她的激情,也感染着每一个与她接触熟悉的人。她的情致,她不可抑制也不愿抑制的激情,使周围的同仁大受感染,她对自然万物的爱意,对朋友的眷念,仿若潺湲不断的山间激流,涌动而出。所以,大家喜欢她。西方有一个叫詹姆斯•莱德菲尔德的人,写了一本《塞莱斯廷预言》,认为天地间人与人始终以能量作为争夺点,每个人都期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也就是吸取别人的能量,当我们控制了别人时,就会觉得自信满满,而别人也就感到弱小和不安,从而寻机反抗,人与人之间就这样在能量的匮乏中相互争夺。有些人,长于从别人身上攫取能量,这样的人,你一接近,会浑身感到不舒服。还有一些人,却总是给予他人能量,你会觉得他招人喜欢,会不自觉地亲近他。我觉得辛茜就是一个不断给予他人能量的人。

这本书很有意思的一点,还在于作者在结语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人的能量应该从哪儿汲取?作者的答案是,应该从大自然中汲取,而不是从他人身上攫取。人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大自然蕴藏的能量永不枯竭,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青海湖不正是给予辛茜以无限的能量么?

从辛茜身上,我所看到的,不管是一个成熟女子的清纯,还是她勃发的生命意绪。不管是她浑身散发出的生命激情,还是所传递于人的能量。所有这些,都令人喜悦,使人愿意与之亲近。我把这些与青海湖关联起来。我想,神奇的青海湖也以自己难测高深的气量,给予爱她的、保护她的人,比如像辛茜这样的,注入能量赋予力量。我在辛茜身上发现那些凡庸者所稀缺的宝贵质素,所绽放的魅力和光彩,我宁肯将这些与青海湖联系起来,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神秘的关联。凡真情赞美我者,此生不会匮乏。这是《约翰福音》中的句式,原话是“凡信我者,不住在黑暗里。”我仿移至此,表达对青海湖的礼赞,也表达我对辛茜这本书的由衷喜欢。我以为,在天道之中,一个你见不到面容的未知,在苍穹之上,在宇宙的深处,起着某种作用,构成上天的神谕。这是我从辛茜的作品中跳出来的感受。

辛茜对青海湖动情细语,使我对青海湖产生无限向往。我知道,这种向往之情是我借她的眼睛和感觉器官获得的,但当我某一日站在青海湖边时,不知会不会有和她一样的感受?即是说,青海湖会不会为我打开她自己,如同她为辛茜打开那样。与之交流攀谈,与之喁喁私语,把对方当做最为亲密的人。我知道,你为她打开心灵,她才为你打开心灵。正因为如此,通过辛茜的笔和辛茜的心灵,我看到了一个丰富的充满伟力的青海湖,我敬畏你,青海湖!我喜爱你,青海湖!尽管你未必向每一位旅行者、参拜者打开自己,我也未必在伫足一瞥中,能见到你的真容,但我深知,有辛茜这样的守望者,青海湖,你并不孤独。

                              2013-6-10一稿于西安

2013-7-1  二稿于山东日照

 

仵埂,文艺评论家,学者。长期致力于思想文化批评与文学研究及创作。专著有《受难与追寻》、《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散文集《魂魄何系》;主编《影视鉴赏》、《中外文学名作导读》等。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