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三沈堂前话文缘

已有 780 次阅读  2015-05-12 08:19   标签微软雅黑  center  color  style 
三沈堂前话文缘

(作者:汉中王志成)

汉阴,汉中,名前都同冠一个汉字,是同处秦巴怀抱,同饮汉江之水的近邻,阳安线、十天高速更是将两地紧紧相连。今年国庆长假,画中游户外部落移师东向,另辟蹊径,将漫游的步履由本市延伸到风景如画的比邻安康市,特别是对汉阴情有独钟。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漩涡镇凤堰古梯田和千年古镇后柳镇,在经过两天的跋涉,饱览了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万亩梯田的壮美和后柳古镇的古韵新貌后,晚上下榻汉阴县城金鑫大酒店。放下行囊,未及洗漱,我便匆忙又走进夜幕下的古城街道,不为欣赏夜景,实为寻找我心中的一处圣地——三沈纪念馆。说来也凑巧,本群小帆就是地道的汉阴人,早先在这里生活、上班,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后夫妇同在汉中工作,这次又一同参群旧地重游。闻听此事,不顾疲劳,自告奋勇为我带路,直到在该县城新街找到馆址时,这才在夜色中回老家看望父母,着实令人感动。虽然夜里纪念馆大门紧闭,但心中窃喜,明天无需打听径直来参观就是了。

汉阴“三沈纪念馆”位于汉阴县城新街,是为纪念和缅怀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先驱、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兄弟而兴建的纪念馆。纪念馆于20031212在“三沈”昆仲曾读书生活过的原“汉阴书院”和“江南会馆”奠基兴建,自2004925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百万人次。一门三人杰,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

沈士远(1881-1955),著名学者,庄子专家。1881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1883611出生于陕西汉阴县城。1905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五四”运动时,为《新青年》编辑之一,首倡新诗,旧体诗词功力颇深。书法精于用笔,于笔法、笔势多所阐发,被海内外公认为一代书宗和现代中国书法第一人。著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等。

       沈兼士(1887-1947),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 1887731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与兄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从章太炎问学。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等职。1925年后任故宫博物馆文献馆馆长等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作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如此先贤胜迹,岂有过门而不拜谒缅怀之理?

次日上午,游览毕该县龙寨沟景点后,按计划下午四点多在汉阴乘火车返回汉中,午餐后至下午乘车前这段时间正好是个空档,多数人去逛街,以便购买一点当地特产包谷粑粑馍、炕炕馍,回去一饱口福或送亲友,我有老伴操心,打理采购,自无须我劳神。故便约上峥嵘老哥,直奔纪念馆,但见大门虽敞,展室却紧闭。趋前询问一银发老翁,答曰:不开放。又问:为何?回曰:整修内部。再问:何时可接待?仅以三字作答:不知道!这可如何是好?虽不敢说千里迢迢,但这次也是车马劳顿,慕名而来,地方是找到了,岂可扫兴而归?我不由得长叹一声!天下事无奇不有,正在这时,有一年轻女士出现,当他得知我们来自汉中,下午即将返程时,便移步和老者商量,稍倾,老者去屋内拿来一串钥匙,和女士一起,笑请我们进展室参观。惹得同行的峥嵘老哥悄悄问我:老弟,你究竟使了什么魔法,使他们阴转晴?我只好卖个关子,笑语他:不闻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说嘛,老兄只管参观就是了,详情稍后分解。行文到此,读者朋友肯定急欲想知道这二位是谁?我又如何和他们沟通的?

       原来,这位女士陈新菊,1978年出生于汉江岸边漩涡镇,先前曾从教中学英语,现系本县政府某部门一公务员。小陈虽然公事繁忙,但却不弃笔耕,著有长篇纪实小说《漩涡往事》计11万字之多,并有多篇散文在各种文学期刊上发表,凭其创作实绩,现已是安康市作协和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此外,她对哲学、美学、佛教也有浓厚兴趣。我虽是一介武夫,对上述领域也略知一二。既有一些相同爱好,也就多了些谈资和共同语言。随之,我就问他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的?小陈的回答的确令人深思:一是父亲病故。08年夏天,她父亲因肝癌走了。每当在街道上见到背影相似者,她就暗自流泪,开始思考人生及死亡的意义。二是三沈纪念馆的影响。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三位先贤的生平业绩,内心受到强烈震撼,感到人生只有这样度过,才有意义。从此,告别牌桌、潜心苦读中外名人传记、中国古典名著以及庄老哲学。从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而一发不可收拾。说者无心,听者留意,小陈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精神,的确令人感佩!

下面,我再向读者介绍这位老者。  他叫胡玉厚,已年逾古稀,没上过大学,属典型的民间艺人,但一直勤学苦研,也有多篇散文在刊物发表。看他的发型,一头稍长的银发整齐地向后梳着,散淡洒脱之情,昭然若现,应是一位博学多才,温文儒雅之人。一番晤谈,果不出所料。因汉阴一代盛产生漆,早年曾作过漆匠,这当然只是他养家糊口的营生。专门替人油漆棺材呀,家俱呀什么的,而且那时侯还是土漆,也就是生漆,多数人对生漆是过敏的,即便从那儿路过,弄不好也会长漆骚子的,有的人几天就会肿得完全变了模样。可见,胡老往昔是艰苦备尝。但尽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又追求不凡,喜欢结交高人,岂不知他还与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粒或头发丝上刻字作画,我国已故著名的微雕大师曲儒过从甚密,生前曾互有赠品。还收集过国内多位大家的书画作品结集。就凭这些,叫他漆匠,显然是简单化了吧。切莫小看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头,三沈纪念馆能够创建并有今天,还源于他提供的的一条重要线索。据汉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三沈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涛先生在《汉阴建三沈纪念馆之缘起》一文中披露:“我在走访坊间遗贤野老时,从初识的胡玉厚先生口里得知,他以往听刘寅初等人说,汉阴县政协可能存有上海的沈尹默先生亲属发来的一些资料。我去县政协文史办公室打听,在张代宽先生处果然看见了当年5月下旬从上海沈尹默先生故居发来的一份手写邀请函,来函希望汉阴县政协派人赴上海参加纪念沈尹默逝世30周年活动。”顺线跟进,从此汉阴与三沈亲友和他们所工作过的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有了直接的联系,由此拉开了建馆的序幕。(见《汉阴文史资料》第八辑138页),由此看来,胡老可说是功不可没啊!但对于这些,胡老却并不轻易对人言及,足见隐者风范。而今,胡老被三沈纪念馆所聘用,每月从县长基金中发给他老人家1000元,他虽有老伴,却喜欢单独一人居住,以馆为家,以致于有人把他当成了馆长,我笑问如何称呼他,他说也跟大家一样,叫他胡老师即可。

 边看边聊,不觉已过去3个多小时,时间紧迫,4点多还要赶火车返程,小陈见此,挽留我们在汉阴再留一天,愿陪我们再看看其它景点,并为我们买点汉阴的炕炕馍等,但见我们车票已购,且是团体行动,只好作罢,随即一路小跑回家,抱来了一摞书送给我们,计有《汉阴文艺》两套6本、《汉阴诗词楹联》一册,《汉阴文史资料》、《记默翁》等近十本。我不由地抚摸着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一榻书,心里在想,今天入馆由冷淡到热情再到挽留,皆是以文结缘所致啊!回汉中后,翻看《汉阴文艺》冬之卷,小陈的《汉江流过家门前》赫然在目,果然清新流畅,感情细腻,文笔优美。

 三沈故里,文风悠远,因时间关系,汉阴城内的文峰塔、文庙等景点我们虽未及一览其风采,但这不都是文化积淀深厚的象征吗?胡老、小陈等一代代钟情文化、热爱传统、孜孜不倦耕耘的人,不正是这种浓郁文风的传人和汉阴人杰地灵的体现吗?汉中与汉阴,同饮一江水,山水相依,情谊相连。列车虽然载着我们远去,但文缘却把我们的心连得更紧了,祝愿胡老健康长寿,祝贺小陈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广,硕果累累!

 

                                                                                                   2014106  匆匆于汉中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