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孙犁的“百草园”

已有 1731 次阅读  2013-11-30 08:41   标签blank  center  target  百草园  style 

孙犁的鈥湴俨菰扳

孙犁的“百草园”

□文彦群

    孙犁6岁那年,开始在本村东辽城初级小学上学,同年冬天,父亲还为他报了村里的夜校。父母对孙犁的教育,抱着很高的期望,但作为天性喜爱自由自然、无拘无束的儿童来说,中规中距、管理严格的“三味书屋”式学校生活,并不是他们所特别向往的。直到晚年,孙犁还依然清晰地记得儿时的歌谣:新年到,搭戏台,先生走,媳妇来。这是令孩子们“四大高兴”的乐事,相反,“四不高兴”就是:新年过,戏台拆,媳妇走,先生来。这首有趣的民间歌谣,反映了未成年人的一种普遍心声。

    孙犁最感快乐的,是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百草园”式生活,可以听评书,看小说,赶年集,逛庙会,那是最吸引他的兴趣所在。

    孙犁最早听的评书,是村里同一条街上的德胜大伯说的。他是个挑担串乡的货郎,常年在山西做小买卖,生意好时过年也不回家,直到夏秋农忙时节才回来。在用过晚饭后的夏夜里,村人们三五成群地出来在街面上乘凉,听德胜大伯讲《七侠五义》。虽然不识字,但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水平决不亚于专业艺人。孙犁想可能是他在山西做生意时,常年住在小旅馆,夜晚无事,为消愁解闷,从说书人那里学来的。

    麦秋过后,村里也常来一些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说书艺人,兼做一些小买卖,说书即是用来“打场子”和招揽生意的手段。有一年来了“擀毡条”的三兄弟,在街头说起西河大鼓《呼家将》,立刻吸引了村里的书迷们,他们主动挨家挨户动员人们擀毡条。为了多做些生意,结果三四个月过去,眼看就要过年了,这三兄弟还没有演唱到精彩的一幕--打擂。今晚预告说明天,到明晚却又出岔子打不成擂。大人小孩,望眼欲穿,人们盼啊盼,村里差不多的都擀了毡条,几个老书迷还在四处动员。直到腊月二十老几,实在没有生意可做了,三兄弟才结束《呼家将》。孙犁回忆说,要是将他们这部长篇整理出版,一定有两块砖头那么厚。

    除了听评书,孙犁也爱喜欢“闲书”,《红楼梦》《封神演义》《西游记》等。这些书多半是从村中人家借来的,那时的书价太贵,若想买一部,恐怕要费去家里一两天的食用之需,父母绝对是舍不得的。孙犁的母亲持家一向节俭,就连他在学校的课本,都是求人抄写的,花钱买“闲书”,自然是太过奢侈的愿望。

    第一次读《红楼梦》,孙犁10岁左右。村东头的“四喜叔”,知道孙犁爱看书,就把一部《金玉缘》借给了他。每当读到贾政教训贾宝玉、贾政和贾母对话的章节时,不知为什么,孙犁总会眼睛湿润润的,几乎感动地落下泪来。从此,孙犁就与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结下了不解之缘。孙犁后来明白,虽然不喜欢贾政和贾母这两个人物,但他们的对话却能引起自己的同情,是因为“传统伦理观念”,那时已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了。

    在这些书中,孙犁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今天过一个山,明天过一个洞,全凭猴哥神通广大,变化无穷,战胜妖魔,得到西天。”看这些故事时,孙犁觉得自己比唐僧的心情还要急迫,一个山还没过去,便想着下回那个洞了。

    爱美是人的天性。在书之外,孙犁还非常喜欢画。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数“吊挂”,用长绳串着悬挂在大街上的一种状若牙旗的大型连环画,白布上涂一层粉,再绘上人物、山水、车马等图案,故事多来自封神、三国、隋唐五代、杨家将等演艺小说。一般的妇女、儿童看不懂这些画,孙犁因为已经读过了书,他是明白画上的内容和含意的。孙犁最乐意跟着大人去逛庙会和赶年集,那里卖画的要更多,如同举办展览会。一次,有个年岁大的同学告诉孙犁,如果捅一下卖画人的屁股,他就会拿出一种非常好看的“手卷”密画,也叫“山西灶马”,孙犁觉得这些说法不靠谱,就没有在意。  

    在孙犁的儿童时代,如果说东辽城小学的课堂是枯燥的“三味书屋”,那么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无疑就是带给他快乐的“百草园”。这些富含营养的民间传统文化,给了孙犁最初的陶冶和影响,为日后爱好文学,走上写作道路,孕育下了希望的种子。事实证明,不久它便生根发芽。

    2013-11-28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