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给张老师拜年

已有 3334 次阅读  2014-02-11 12:10   标签center  style 

给张老师拜年

/陈益鹏

 

马年正月初二,我买了两箱水果和两瓶酒,驱车前往居住在岚皋县石门村的张永华老师家拜年。张老师曾碾转石门各乡,任多年小学校长,现已68岁。八年前退休,但退休不退志,喜欢文学创作,并坚持多年不曾放弃。2013年,张老师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他呕心沥血撰写的一部反映岚皋民国末年抗日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秦巴奇兵》终于定稿,交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年前,作为老乡,他从岚皋给我打来电话,并将书稿寄给我,请我帮他看一看,提点修改意见,并要我帮他写一个序言。我说作序得请名人,题字得请高官,这两样,我都不够资格。于是我便把他介绍给安康市作协副主席方晓蕾和《安康文学》副主编、岚皋籍知名作家王晓云,托他俩给关照一下。他俩的小说都写得比我好,既够格,又能说到点子上。

得知我要去他家,张老师特意留住准备回娘家看望父母的儿子儿媳,提前做好了饭菜在家等着我。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张胜住在隔壁,另立门户。他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儿媳是小沟人,有一个五岁的小孙子。家属虽为农业人口,但土地大都卖掉了,只在河边留了几分地种小菜,吃粮靠外买。儿子经常外出打工,现家中已建起两层小洋楼。张老师每月的退休金不是很多,但可以维持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开销,好在二老的身体还不错,如若多病,可就有麻烦了。我进到张老师的书房,发现里面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个样子,仅有一张床、一张长条书桌、一张小方桌和一把木椅,别无其它。没有书柜,没有电脑,也没有一般文化人家中常见的堆积如山的书籍。

在书桌上,我看到了方晓蕾和王晓云送他的几本书和一些旧杂志,以及他为了写《秦巴奇兵》专程去安康等地购买的《兴安府志》《安康军事志》《岚皋县志》《紫阳县志》等志书,还看到了他在石门中学任教时主编的校刊。翻开校刊,小说、散文、诗歌、通讯,分栏编辑,内容丰富,排版也很精美,虽为打印,却书香满怀,文气浓郁,足见张老师在文学方面准备之早,用情之深。他告诉我,他那洋洋40多万字的《秦巴奇兵》就是长年伏在面前这张书桌上一笔一划写好,又送到镇上打字店请人打印出来的。仅打印费就花去5000多元,出版印刷又花去两万多。这对于靠退休工资养家活口的张老师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张老师豁出去了。

作为同道人,我能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人活一世,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有奔头。文学创作,不是少数名人大家的特权和专利,普通大众也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也有书写人生讴歌时代的权利。有名的,靠名出书,无可厚非;无名的,自费出书,也不丢人。而况,张老师的书,是书写民族气节的大书,是传递正能量的好书。唯利是图、唯名是瞻的出版商可以不必理睬,但有良知的读者,看过此书后绝不会无动于衷。尤其是当你得知张永华老师是在这样一种极其困窘的境况下完成《秦巴奇兵》这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时,你一定会被他追求理想、热爱文学、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感动。前不久,岚皋县电视台记者来到他家,对他进行了专访;县委书记周康成、宣传部长杜文涛也专程前来他家看望了他,正筹划着要给他在安康召开一个新书发布会,并鼓励他再写出一部反映当代改革开放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

我无以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支持,我给了他1000元现金,购书20册赠送同学和文友,并答应再写一篇文章推介一下他的这本书。张老师十分感动,留我一行吃饭不说,临别前,还一再坚持送我一个猪蹄和一包茶叶。我今年刚跨入半百之年,原也是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暮年生活心怀忧慽的,看到张永华老师如此执着于文学,如此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文学梦想,且梦想成真,我的心里有底了。石门之行,给我2014年的春节划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