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张贤亮等著名作家笔会巴渝

中国散文网 作者:李凌竣 发表时间:2009-01-08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由中国作协与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著名作家看重庆”活动本月21至25日在重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蒋子龙、黄亚洲及玛拉沁夫、张贤亮、黄济人、陈世旭、晓雪、赵本夫等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地区的40余名作家参加了此次活动。今年10月,以“城市,自然,人”为主题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将在重庆举行,这是该峰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作家们此次不仅采风,更肩负起宣传重庆的重任。

      张胜友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重庆有独特的自然风貌,鲜活的风土人情,火热的建设场景,丰富的生活样式,为重庆乃至全国广大作家提供了丰饶的创作资源。此次活动对提高重庆的地位,扩大重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将产生“让重庆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重庆”这一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专门向作家团介绍了重庆基本情况,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工业结构、金融资产、城市化水平等五方面的变化介绍重庆。他还介绍了重庆“大都市连绵带”的城市发展模式、交通发展规划、三峡移民情况等等。作家们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许多人都用笔认真记录下报告内容。

      简短的开幕式后,作家们兴致勃勃地乘上了依江而建的轻轨。张炯说,山城山青水秀,树绿花红,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如履平地,到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面貌一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庆的夜景太漂亮了,有感染人的气派。”蒋子龙描述自己在飞机上看到的重庆夜景。他说,重庆从未停止过巨变,这座美丽的城市属于未来和希望。年过八旬的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也不禁感叹,“重庆的夜景不是一般的壮观!”

      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住过数年的张贤亮望着窗外的美景,开始有了“思乡情”,他甚至还操起了重庆话,向一旁的人介绍:“我小时候过江都是坐木船和机械船,那会儿重庆马路上主要都是黄包车,而且还有坐轿子的。现在重庆一年一变化,我这个老重庆人都有些不认识了。”他觉得,“重庆的轻轨有烟火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真正融入了观赏性和实用性。”

      在位于渝中区的重庆规划展览馆里,流光溢彩的城市主模型使得作家们一次次发出感叹:“这个城市太漂亮了,规划做得很有思路。”在三峡博物馆的“壮丽三峡展厅”,作家们轻轻触摸从库区135米水位线以下切割下来的三峡石,感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作”,脚下是声光电合成的长江水,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亚洲对记者说:“似乎身在三峡!”“抗战时期文化展”更是引发了作家们浓厚的兴趣,他们专心致志地阅读说明,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寻找自己敬仰的那些身影。

      在渝北区参观别墅区和居民住宅区时,作家们赞叹重庆房地产开发的气魄和能力。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成开玩笑说,看着重庆城市这么漂亮,感觉自己好像成了陈奂生。在长安汽车集团参观时,作家们兴致勃勃地围着样车,向工作人员问长问短,了解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决策。作家们还参观了亚太市长峰会的会场,成为这个会场的第一批游客。

      参观访问沙坪坝、九龙坡、大足、北部新区等多个区县,畅游两江,赏巴渝夜景,体验“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别样风情;走访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师范大学,与下一代文学爱好者亲切对话;参观湖广会馆、磁器口古镇,观看重庆古老历史建筑;走访红岩村,梁实秋雅舍,感受重庆的厚重历史……集山之秀、融水之灵的重庆给作家们留下了不一般的美感。

      据悉,作家们将以看到的重庆为题材,及时创作出各种体裁的文章,最后结集出版《中国著名作家笔下的重庆》作品专集。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