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张立文化散文集《能不忆长安》研讨会举行

中国散文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2-28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张立文化散文集《能不忆长安》研讨会举行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2月25日下午,长安青年作家张立文化散文集《能不忆长安》研讨会在西北饭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陕西省散文学会、长安区文联主办,长安区作家协会承办,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终南山凤凰书院协办。
 
研讨会由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主持。长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长安区文联主席王江,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团顾问和谷,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师大教授朱鸿,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职工作协主席周养俊,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袁国燕,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王洁,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杨广虎,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陈益鹏,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画报社创意总监张念贻,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孙亚玲,陕西省散文学会诵读文学委员会主任、《长安约读》平台主编王昆,终南性灵社社长陈嘉瑞,陕西省散文学会商洛分会常务会长杨贤博,陕西省散文学会青年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马婷,西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范墩子,陕西省散文学会蓝田创作基地主任曹林燕,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海霞等本次研讨会。
 
参会的新闻界作家资深媒体人有文化学者、高级记者郝振宇,三秦都市报社副总编王宏哲,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文旅事业部主任高亚平,陕西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吕志军,文化艺术报社文艺部主任赵命可,西安新闻网总编辑赵炜,《西安日报》副刊编辑李斌,《西安文艺界》编辑蒋书萍,大美陕西网杨宁等。
 
参加会议的兄弟协会代表有渭南市作协副主席王茂林,灞桥区作协副主席王一凡,长安区摄影协会主席张妮,长安区知联会会长丁辉,长安唐诗与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王浩若,长安区知联会副会长薛文戈,长安区文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夏海欧等。
 
参会的还有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执行会长董颖夫,长安区作协名誉主席王渊平,长安区作协主席张军峰,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王峰,文化学者强沫,长安一中副校长韩超,西安埙乐协会首任会长左明心,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宣传部部长张培忠,《西北作家》平台编辑王炜,终南山凤凰书院副院长孙晓冬,西虞琴社音乐人冯宝琴,长安作协副主席张福旺、刘欢、王向辉、田丽娜、闫群,长安作协副秘书长王小侠、尉妙英、玉亭秋,及作家文友陶莉(久远)、顾必龙、王颖(王扬灵)、张雪娟、陈苍正、王选信、苗晓瑛、姜涛,摄影师陈超等。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们纷纷畅谈了自己阅读本书的感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
 
长安区作协主席张军峰代表长安作协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今天,在这个古意和今意交融的长安韦曲,迎来了这么多文学大咖,长安也为之骄傲并焕发生机,同时这也是我们长安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好机会,可以聆听各位老师对散文的见解和对这本散文集的评论。
 
长安区文联主席王江在致辞中说道,《能不忆长安》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选题很好,能够勾起许多热爱长安人的共鸣,内容都是历史的长安、身边的长安、古今的对话,似曾相识又不熟悉,仔细阅读会恍然有悟,其中的思考、探索、理解、运用、文采都恰到好处,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书,也是一部必须上架的书。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张立新书座谈会在春天举行,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这个春天尤显得明媚。一年之计在于春,张立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也为长安作协开了一个好头,更为长安文艺工作开了这个好头,这是今年举办的第一场有意义的活动,今年区上还会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切实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
 
长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在讲话中表示,阅读本书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情怀,以及思想的细腻,包括为人的真诚与纯粹,希望长安作家能传承好长安的优秀文化,把长安的文艺事业推向辉煌。
 
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团顾问和谷在研讨中表示,我一字一句地读了张立的《能不忆长安》,体会张立散文的古今对话,感受到长安的魅力,它不仅是陕西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张立的散文语言已经相对成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学,不管是诗经唐宋大家的散文到欧美的散文,这种融合发展起来的散文的审美标准,他已经达到了可喜的程度。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师大教授朱鸿在研讨中表示,张立的散文集具审美性,有情感表现。这本书中的《望终南山》《远去的乐游原》《交友当如杜少陵》《韦曲:一个家族的背景》等,都是具有审美性的作品,读起来很舒服。张立的散文集以长安为主题,自有魅力,这本书里的很多作品杂糅的长安的地名、历史、诗歌、典故等有滋有味。张立的语言直接爽快,很少铺衬,不展开叙述,也不做过分的描绘,这样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审美性。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在发言中表示,张立从那时的山河、那时的诗人、那时的家园几个方面,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古长安时代的社会画卷,线索清晰,情感饱满,他的选材、视角、叙述等等契合了当代文人的情怀,让我们在欣赏古代生活情境的同时,也萌生出一种诗与远方的憧憬。在《能不忆长安》中张立没有掉书袋、装神秘、卖弄学识,他对历史文化散文的写作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提升之处,张立年轻诚恳、勤奋好学、与书为伴、做人向善,相信他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职工作协主席周养俊在讲话中表示,读《能不忆长安》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张立满含深情、饱蘸浓墨,在用心写“那时的山河”“那时的诗人”“那时的家国”,写出了作者深厚的故乡情结,浓厚的文化气息,醇厚的人文情怀。张立的笔墨是朴素的、自然的。张立的人物描写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张立的家国情怀是炽热的。张立的《能不忆长安》是一部散文佳作,他立足长安、讲述长安,宣传长安;不卖弄、不虚伪、不浮夸、不矫情,充分展示了一个长安作家历史文化散文的感人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画报社创意总监张念贻在发言中表示,能不忆长安,一梦枕千年。如果说长安是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梦,长久以来似乎从未停止“梦回大唐”“梦回长安”的种种声场,由小说、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所演绎的种种文艺形式,前有“长恨歌”“大明宫词”、后有“唐宫夜宴”“长安十二时辰”“唐朝诡事录”,尽管各有各自角度、态度,但张立以“那时的河山、那时的诗人、那时的家园”作为寻梦长安的向度,以散文的方式独辟蹊径,有着自己的独得之美,其深情的内蕴和绵密的触角,不事张扬、不求刻意,既有心中乡土小长安,又有千年大长安,以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回到长安去,又从长安来,这便应和了那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袁国燕在发言中表示,早春读到了张立的这本书,由衷的有一个感觉就是长安文人的意气风发,长安迎来了第二春,长安在生长,长安在勃发,它从鲜衣怒马、霓裳羽衣衣曲中徐徐向我们走来,它继续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张立的文章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长安并没有成为历史的灰烬,它一直在燃烧、在跳动、在传承。
 
之后,高亚平、杨广虎、王宏哲、郝振宇、王渊平、强沫、董颖夫、王峰、韩超、王浩若、王洁、王茂林、吕志军、范墩子等作家学者都做了精彩的发言,有人从中国文学的高度,有人从具体篇章的角度,分析了该书的成功之处,指出了有待提高的部分,同时也向张立提出了更高的期许。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对书本的内容表示赞誉,对长安文学的发展寄予了希望。
 
最后,张立对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参加研讨会表示了感谢,讲述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缘起、初衷,满意和遗憾,他想以一个普通长安文人的身份,向历史上对长安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长安文人致以最高的敬意,同时也想展示长安(西安)这座曾经的文化之都的永恒魅力,他想通过多年的挖掘、思考和梳理,给大家呈现一个汉唐气象馨香满室、文人血脉饱满丰富的古意长安。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angchu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