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挪威的森林》开始在我国年轻白领中流行,被称作“小资读本”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已有32部作品陆续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达到了250万册销量。继长篇小说《天黑以后》之后,村上春树最新作品、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并亮相8月5日开幕的上海书展。村上春树中文版译者林少华先生日前首次来到上海面对媒体与读者,由于村上历来拒绝媒体的任何采访,因此林少华披露他眼中的村上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能否获奖成话题
近年来,村上春树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了不时提起的话题。对此,林少华披露,有两则消息可视为征兆。一是年初《纽约时报》将英译村上长篇《海边的卡夫卡》列入美国“2005年的十本书”;二是三月间村上得了捷克的“弗朗茨·卡夫卡奖”。这两个奖据说是诺贝尔奖的前奏,因为前两年的得主耶里内克和哈罗德·品特后来都同诺贝尔奖结缘。于是,大家推测村上这回真可能有戏。
诺奖政治味太浓
那么,村上本人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林少华还真亲耳听过他的一番言说。“那是2002年初,在东京见到村上,我问他怎么看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他静静地说,“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说,就兴趣而言我是没有的。写东西我固然喜欢,但不喜欢大庭广众下的正规仪式、活动之类。说起我现在的生活,无非乘电车去哪里买东西、吃饭,吃完回来。不怎么照相,走路别人也认不出来。我喜爱这样的生活,不想打乱这样的生活节奏。而一旦获什么奖,事情就非常麻烦。因为再也不可能这样悠然自得地以‘匿名性’生活下去。对于我,最重要的是读者。至于获奖不获奖,对于我实在太次要了。我喜欢在网上接受读者各种各样的感想和意见——有人说好,有人说不怎么好——回信就此同他们交流。而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政治味道太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东京奇谭集》收“奇谭”五篇,分别为《偶然的旅人》、《哈纳莱伊湾》、《在可能找见的地方,无论哪里》、《天天移动的肾脏石块》和《品川猴》。该书的责任编辑沈维藩表示,“奇谭”仅仅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外壳,村上探讨的仍然是人生的虚无。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