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张可,代表一个时代的完美

中国散文网 作者:东方早报 发表时间:2009-01-07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完美

她被称作中国最后一个名媛,一个头发雪白的智慧女子。

人生的得意或失意,荣华或屈辱,她似乎一直安静地面对———数十年来,她独立于所有能使她变脏的一切,成为一个人格优美的莎士比亚专家。她永远那么安详、平静,年轻时一身淡蓝色竹布旗袍,简洁而素净,七十多岁时见人还是很害羞地笑,像十多岁的少女一样纯真———许多年来,她不能读也不能写,只是端坐或是躺卧着,静默中悄然散发着一种清凉的古典气息……她在前些天永远地走了———她的名字是张可,她的爱人、学者王元化和上海文化界人士昨天平静地送别了她。

昨天上午十点,在安详的音乐声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夫人张可女士的追思会在上海衡山路国际礼拜堂举行。王元化与张可的生前好友及各自学生等近两百名亲朋好友以一种平静的爱送别张可。

牧师的祷告对86岁高龄的王元化稍显得有一些长,但他精神的坚忍最终战胜体力的不支,凝现给爱人最后一份庄严的神情———这份庄严是宗教性的,也许在他心中,刚刚离去的妻子也是他仰赖一生的宗教:在那些生命尊严和光泽被摧残的年代,妻子做的意大利茄汁面、葡国鸡和乡下浓汤让所有到他家的客人感叹“不知今夕何夕”;在他侃侃而谈的时候,一直在一旁静静微笑着聆听的妻子会带点顽皮的狡黠,悄悄泼来一盆温润的“凉水”,提醒生性刚烈的他适时“鸣金收兵”;而他的博士生仅仅看到他家书橱里掉落下来的张可的照片,就羡慕导师说:“现在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女子?”

她的儿子王承义在缅怀词中感谢她:“从来没有让我们感到忧愁和悲伤,而总是带给我们亲切和快乐。”她丈夫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形容她:“润物细无声”,不少学者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都赞叹她的人格力量、气质和才华,称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完美。

链接

张可,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莎士比亚研究专家。1919年出生于苏州一书香世家,1937年在上海租界沦为“孤岛”时与王元化结识,并于1948年3月与王元化成婚。

因胡风冤案牵涉,1955年王元化被隔离,释放后精神受到严重创伤,靠张可慢慢调养,求医问药,夫妻俩后一起研究莎士比亚。

“文革”中,张可被非法隔离,当时她身患高血压症昏厥也不准看病,从此种下病根。1979年6月,张可先生在教学岗位上突发脑血栓,昏迷7日不醒,后来虽经抢救,生命无碍,但已丧失自理能力,从此读写俱废,直到2006年8月6日去世。

追思

这种气质只有他们那代人才有

华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张可老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名媛。在王元化老师家做客的日子里,我们看到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世家最典范的优秀、儒雅和大家风度。她永远那么安详、平静,70多岁的老人了,见人还是很害羞地笑,像十几岁的少女一样纯真,这种气质现在只有在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才能依稀看到。

她跟随元化先生经历那么多风雨摧残,身上却没有任何戾气,对人仍然那样善良、纯真,这不是后天可以轻易养成的,更多出于一种在文化世家中浸润的天性。

她也让我们看到贵族并不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她早年参加革命,党龄比元化老师还长,富有激情,关心人民的不易。但像她那样把革命的激情与贵族天性中的儒雅完全自然地结合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这也是今天许多暴发户想在各种“贵族秀”中体现而达不到的。

遗憾的是,经过1949年以后多次的政治运动和后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的心灵普遍被磨砺得粗糙、冷酷,这种精神没能很好地传承下来。

现在大家常常把翻译、研究看作是工匠活,但事实上翻译也好,研究也好,都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世界上的贵族精神是会相通的,我想张可老师是真正体验到了莎剧中所沉淀的欧洲贵族文化,莎剧也就是她的生命和人生。

作家、文学评论家李子云

我曾在一篇题为《我所认识的王元化》的文章中写过,我眼中的王元化有三个“母亲”,一个是他自己坚强的母亲,一个是他的姐姐桂碧清,还有一个就是张可。张可不仅有美丽、从容、温婉的大家风度,而且有浓郁的书卷气,但美丽的才女能像她这样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的,又是少之又少。她和王元化在很年轻的时候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