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创作力源自倾诉欲
散文集《不要脸要趁早》出版
作家叶倾城的散文集《不要脸要趁早》日前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昨天,叶倾城在接受采访时称,她的创作动力源自强烈的倾诉欲。
散文集《不要脸要趁早》分为《爱得像一颗猕猴桃》《我还能怎样地想起你》《杀鸡杀鱼直至杀夫》等五辑,由70多篇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章记录了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与事,如《不要脸要趁早》中小女孩抢别人男友、《逼婚记》中女子逼婚,庸常小事一经叶倾城犀利而凄美的文笔,便成了直抵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内心世界的锐器。叶倾城说,这些日常故事七分源自现实生活,三分来自虚构,“我不是一个想象力出色的作家,而且常常觉得,真实生活比小说更精彩动人。我只是把我所见的人与事加入我的观点记录下来。”
叶倾城常把写作比做一场无怨无悔、热烈的恋爱,“所有女子都知道,最好的爱情不见得会通向婚姻,但我们还是宁愿无怨无悔、热烈地爱一场。写作,也大抵如此。至于有好故事却写失败了,也是一种遇人不淑。”对于自己的创作,叶倾城并不乐观,“正如恋爱也会有失恋的时候,我的写作也有可能会中断。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也许有一天,我突然不想写了。”叶倾城说,她写作的动力源自强烈的倾诉欲,“我是我认识的人中间最爱说话的人,当然我识人有限,我有满腹心事要诉说。周围人都听烦了,因此我转向了读者。另一个原因是,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心。如果你看我的故事曾流过泪,那是因为我写出了你的伤悲。我愿意乐此不疲地写出你的悲戚。”
从当年的政府公务员到现在的专业作家,已过而立之年的叶倾城表示,她素无大志,如果要说创作上的野心,那么也就是想写一部伟大的通俗小说。“通俗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故事好看,情理生动,为读者喜闻乐见。能写出这么一部长篇小说,此生我也就知足了。”然而,写出这样一部通俗小说显然是很难的,在叶倾城看来,有时候,她败在怠惰和不知所措上,“压力如影随形,那是无处不在的自卑,我既不是学问型作家,也不能够用身体写作,我有的不过是一双手。”
提及作家营造出的文字美感与作家真实面容的现实差距,叶倾城表示她很介意,“喜欢我的读者看到我后失望,这让我时常不安,甚至觉得自己不够敬业。但这非人力可为之事,我内疚一下也就算了。”叶倾城认为,能靠美貌取悦读者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她怀疑效果究竟如何,“因为作家再美貌,也到不了明星的程度。喜欢看美女的人,何必来买书,直接看电影电视好了。”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