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发表门槛无篇幅限制互联网造就散文新势力
众口评说网络散文得与失
没有了传统纸媒的发表门槛和篇幅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网络为平台,发表自己的散文作品,这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姿态。11月2日,《美文》杂志社在西安市召开研讨会,众多的散文作家和网络写手就此展开研讨。
“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篱笆’的束缚,网络折射出非常深刻的一个创作概念,那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作家。”作家杜爱民认为网络成就了很多人的文学梦。一直从事网络写作的南阳子把自己比喻成“拱着的人”,即想要拱出地面,脱颖成才的人,网络把南阳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说:“我喜欢写作,却投稿无门,后来就在网上贴文章,我的一篇文章有1万次的点击率,300多人跟帖,七八家报纸转载。”
和南阳子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很多,这就形成了浩浩荡荡、人气旺盛的散文新势力,来自四川眉山市的周闻道是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首席版主,他用数字来说明网络的影响力:“天涯社区经常在线的有30万人,流量很大,影响力也很大,以网络为载体的散文新势力,为以传统纸媒为载体的散文带来了活力和清新之风。无门槛设置、平等话语权、思想的真实表达、快速方便的互动,这些都让散文回归了最本质的状态,不是散文变成文本之后的官样文章,而是最直接反映劳动者的心得。”
当网络散文以其海量的状态呈现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活跃在“榕树下”、西陆文学网等文学网站的作家吕虎平对此深有感触:“网络让一些写手个性张扬的同时,过于平民化的写作,也让一些人的写作误入歧途。”在新浪开设文学博客的周公度表示,写作应该是矜持、典雅、高贵的行为,过多随意性的写作不应该提倡。周闻道对此深有同感:“由于网络散文写作的‘分母’过大,文学质量被稀释了,面临着文本破碎和结构紊乱的双重困境;虽然网络语言给人有清新之感,但过度使用,却丢失了汉语本真的淳朴之美。”
大散文概念的提出,是贾平凹和《美文》对中国散文创作的一个贡献,眼下,关注风格多样、作者身份繁杂的散文新势力——网络散文,无疑能让大散文的概念有更深层化的体现。为此,《美文》拟在明年新开栏目“散文新势力”,关注网络散文创作。对此,西安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克敬说:“《美文》率先给网络文学开辟专门的栏目,这在传统文学杂志中是难能可贵的,从中可以看得出《美文》的气度和胸怀。网络散文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真正好的网络散文应该是干净的能拿给孩子们看的。”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