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舒婷散文《真水无香》

中国散文网 作者:西安晚报 发表时间:2008-12-22 我要评论(0)
字号:T|T

      除了北岛曾经出过两本散文随笔外,作为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朦胧派”诗人近年来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但近日,以《致橡树》成名的“朦胧诗五将”之一舒婷却以一本自传性质的散文集《真水无香》,重返人们的视野。不过,虽然目前正在北京参加青创会,但放下诗歌、改用散文写作的舒婷却坚持了以往“从不接受采访”的姿态,婉拒了所有的采访。她说,希望读者面对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舒婷一直安静地生活在鼓浪屿,很少参加文坛的活动,她的散文并不高产。她对文字、对情感的认真和执著,使她与这个“速食”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据作家出版社介绍,舒婷写作《真水无香》前后几近5年,修改数次。《致橡树》源于“美女”“才女”之争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

  1977年3月,舒婷陪蔡其矫先生在鼓浪屿散步,“爱情题材不仅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对此,他襟怀坦白从不讳言。”那天他感叹着: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望而生畏。年轻气盛的舒婷于是与蔡其矫先生争执不休,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着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失望。

  当天夜里两点,舒婷一口气写完了《橡树》,次日将匆就的草稿让蔡其矫带到北京给艾青看。北岛那时经常去陪艾青,读到了这首诗,舒婷和北岛开始通信,北岛转达了艾青的意见,《橡树》于是改成了《致橡树》。

  “这首诗流传开来,不断碰到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向我投诉没有橡树。”于是舒婷又写了《神女峰》作为补充,“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家庭地址上了旅游地图

  由于舒婷的低调,她的个人生活状况对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一个谜。在《真水无香》中,舒婷首度公开了父母结婚照以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以近乎自话与日记的文字书写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书的扉页题词上写着“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而书中所有的文字也全都围绕着故乡小岛鼓浪屿而作,读起来犹如一本自传背景下的“鼓浪屿方志”。舒婷说:“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

  舒婷一家现在居住在丈夫的家传祖业——鼓浪屿岛上一座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红楼里,她被女作家张抗抗戏称为“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但是,这栋建筑曾经标志在鼓浪屿旅游地图上,给舒婷的生活带来诸多干扰。“平日里,尤其国庆长假,按图索骥公然闯进院子拍照者有之,大清早叩门扰人清梦者有之,称‘要赶飞机,因此起早打扰……’”后来,因舒婷一再抗议,她家的地址从旅游地图上消失了,但仍可以听见导游领着一帮游客在巷口说《致橡树》。

  舒婷用踏实的笔触细致地写到了鼓浪屿岛上的旧屋、动物、植物,还用了大量沉静而节制的文字回忆了父亲母亲。她说:“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