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3日晚在首都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他的儿子斯捷潘·索尔仁尼琴4日说,父亲死于心力衰竭。索尔仁尼琴曾因叛国罪遭流放,晚年获俄罗斯国家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他文学创作的素材,更是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俄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4日说,索尔仁尼琴去世是俄罗斯的“重大损失”。普京4日向索尔仁尼琴的遗孀和儿子发去唁电,表示哀悼。
曾在劳改营劳动
索尔仁尼琴1945年2月遭逮捕,那时他正在东普鲁士服役。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称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为“胡子男人”。用索尔仁尼琴自己的话说,他在这封信中使用“某些不敬言辞”谈论斯大林。他随后被叛劳动改造8年。他先后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数个劳改营劳动。
在一个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特别”劳改营,他从事矿工、砖匠、铸造工等多个工种。在位于埃基巴斯图兹的这个劳改营,他的第一个劳动果实诞生: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赫鲁晓夫1962年批准这部小说出版。这部小说因题材大胆、语言简约平实,在国外赢得称颂。
癌症扩散后痊愈
索尔仁尼琴1953年3月获释,开始境内流放生活。斯大林同月去世。在“特别”劳改营劳动期间,索尔仁尼琴切除一个肿瘤,但未意识到自己身患癌症。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流放生活后,他的癌症出现扩散。1953年年底,他濒临死亡边缘。幸运的是,他1954年获准转移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小说《癌症病房》1967年出版。这部小说取材于索尔仁尼琴与癌症斗争的那段岁月。索尔仁尼琴1956年摆脱全部罪名,恢复自由身。与此同时,他的癌症痊愈。索尔仁尼琴1961年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成员。他次年凭借《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一夜成名。
被驱逐后定居美国
瑞典文学院1970年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索尔仁尼琴。文学院说,他在“追随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道德力量。苏联当局禁止索尔仁尼琴前往瑞典领奖。尽管克格勃竭力阻挠,索尔仁尼琴的三部曲《古拉格群岛》1973年在法国巴黎出版,在世界文坛引起震动。
1974年,索尔仁尼琴因遭叛国罪指控被捕并被剥夺苏联国籍。当年2月13日,他被送上前往联邦德国的飞机,驱逐出苏联。他的第二任妻子纳塔利娅当时与他新婚不久,随他一道离开。索尔仁尼琴随后定居美国佛蒙特州一个小镇,在那里居住了将近20年,其间完成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轮》。
平反后返回俄罗斯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90年恢复索尔仁尼琴苏联国籍。苏联解体后不到一个月,索尔仁尼琴的叛国罪指控就被撤销。索尔仁尼琴曾明确表示,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返回俄罗斯,通过为期56天的火车之旅重新认识这片土地。他从俄罗斯远东马加丹出发,途经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后抵达莫斯科,行程超过8800公里。
索尔仁尼琴定居在莫斯科以西的郊外。他与妻子的住所由红砖砌成,周围绿树掩映,俯瞰莫斯科河。纳塔利娅已成为美国公民。他们的儿子则留在美国。俄前总统叶利钦想为索尔仁尼琴颁发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鲁勋章,遭索尔仁尼琴拒绝。叶利钦2000年卸任时,索尔仁尼琴声称希望他遭起诉。
索尔仁尼琴与普京的关系最初也磕磕绊绊。他2002年批评普京在打击俄罗斯寡头方面成绩甚微。不过,普京后来逐渐认同索尔仁尼琴对西方的批评。索尔仁尼琴则像普京那样主张俄罗斯应走自己的路,建立俄式民主社会。
索尔仁尼琴2005年6月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急切的改革令这个国家损失15年时间,“我们需要变得更好,所以我们需要慢点走”。普京2007年向索尔仁尼琴颁发俄罗斯国家奖。索尔仁尼琴欣然接受。他认为,普京是当代俄罗斯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据新华社)
■生平
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一生大起大落。他上过前线,当过教师,立过战功,也曾沦为阶下囚,在劳改营中度过8年并流亡海外长达20载,1994年才重返祖国。1962年,索尔仁尼琴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并获列宁文学奖提名。1973年,他创作的小说《古拉格群岛》在法国巴黎问世。2007年6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颁发俄联邦2007年国家奖的总统令,索尔仁尼琴获得人文领域杰出成就奖。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