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的宏大命题下,乡土形态、乡土文化及乡土经验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近日,在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与《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上,20多位作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文明以并置状态呈现在中国的乡村,这使得乡村生活与经验非常复杂,乡土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状态。作家李洱认为,资源分配的不公使得中国社会、尤其是城乡之间呈现出一种“断裂”状态,这使得作家无法把乡村当成一种乡愁描写,无法再写出沈从文式的小说。格非认为,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乡村的一种消解的过程,中国的乡土小说、乡土文学作为整体文学现象已经终结,乡土文学写作还能否存在成为一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清华教授认为,中国乡村社会的毁坏、乡村伦理道德的丧失,整个农业经验的分裂和衰败,使得中国作家面临时代写作难题。
中国乡土全新的现实存在状况使得当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与主题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问题,上海大学王光东教授从乡村文化现状和作家价值取向等方面质疑了乡土小说的完整性;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则认为,现在乡土文学和乡村现实所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现代性”的名义下发生的,所以首先要反省“现代性”。作家劳马认为,不管作家对故乡的记忆多么深刻真实,但在你离开之后,故乡也就成了他乡和别处。阎连科认为,写作难于摆脱传统和西方的双重影响,很难“用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作家刘庆邦认为乡土不是一个地域性的、物质性的和空间性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概念。他指出乡土作家的写法过于“实”,缺乏飘逸空灵和虚实结合的提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王兆胜提出,当下一些作家对社会的把握不够,对天地人心的体悟不深以及审美取向的偏差,这些,都使得乡土文学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梁鸿认为,当大家对乡土小说中所呈现出的“乡土”形态及其审美形态表示质疑时,它传达出的是一种双重焦虑:对现实乡土中国的焦虑与对乡土小说的审美焦虑。
在谈到“乡土文学”创作的前景时,与会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认为,作家必须关注当下现实,不能回避当前乡村所面临的巨大矛盾,这样,乡土文学才有新的本质性的发展。鲁迅之所以对国民性与民族性如此了解,正是基于他对时事的关心与思考。陈福民认为,即使在乡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学”仍然可以大有可为,在遭遇现代性冲突时,中国乡土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矛盾与张力,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有一种文学方式,能够把农业文明的消失、颓败或者整合、抵抗呈现出来,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一种新的经验方式,提供一个新的类型,这也是中国文学对于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