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当下散文的困境和缺失

中国散文网 作者:文学报 陆梅 发表时间:2009-07-21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近日秦皇岛散文笔会上,各地作家、评论家争说——当下散文的困境和缺失

    当想写的和要写的产生矛盾时,散文作者是从心还是从众?为什么杨朔式的散文在当今高校依旧普遍存在?散文队伍空前壮大,散文创作数量激增,但为什么真正关心社会问题、展示心灵本相、具有担当意识的文本却不多见?……在近日由中国散文学会、河北省散文学会和中共秦皇岛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09南戴河散文论坛暨名家笔会”上,来自各地的散文作家、评论家争说当下散文创作的困境和缺失。

    有评论者称:一个好散文家,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小说家;一个好小说家,必然是一个好散文家。当铁凝、韩少功、张承志、张炜、迟子建等小说家的散文近年相继被关注并叫好的时候,一些以散文为业的作家的写作却趋于书斋化、平面化、娱乐化,流于“散文”二字的浅表,或走马观花采撷零星感受,或堆砌资料毫无作家立场。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散文写作愈演愈烈,蔚为大观,已构成当下文坛的一大景观。老作家从维熙、柳萌因此寄望年轻作者:虽说散文河里没规矩,但散文写作更考验一个写作者的文学功底;没有心灵的解放,就没有心灵的散文;散文写作得反复地琢磨,情感的迸发和思想的发现需要作家在不断的观察、揣摩、阅读、体验、感受和思索中获得。

    上世纪90年代曾风靡一时的“秋雨散文”,因其博览多识、融情于历史文化,展现了散文创作的广度,而引起文坛内外的关注。秦皇岛市原文学院院长奚学瑶以“余秋雨现象”为例,认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不是他的首创,但是他的创作为散文开辟了一条知性写作的路子,应予以充分评价。撇开围绕他本人的非议和争议,余秋雨对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硬伤”不予虚心承认,常常会出现写的和做的不一致的现象。奚学瑶由此认为,“余秋雨有足够的知性,但是欠缺社会性的诚恳,缺乏一个文人和学者的现实担当。而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散文写作者,应该有对现实和历史审视的态度。”秦皇岛市文学院现任院长张辉利接过话头认为:散文存在的意义,在于作家把自己建立在灵魂的高处,散文要体现崇高的生命价值和精神风骨。散文作家的担当,不仅是社会历史和道义的担当,还更是人格、心灵和文化的担当。

    也有与会者以高校为例,指出现今大学生大量阅读的是当前风行图书市场的穿越小说、职场小说、言情小说,基本不看文学经典,即便是中文系的高材生,作文写出来也多为模式化的“假大空”,缺少个性,没有自我。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施晓宇指出,为什么杨朔式的散文在当今高校依旧存在?撇开教育本身的问题,我们散文界也要反思:是否虚情假意的写作模式的长期存在,造成了学生们的写作局限?河北省写作学会会长刘绍本认为,散文写作要突破局限,关键是具备“三个突破”:美学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心灵的突破)、表达突破(要有自己的语言)和结构突破(要有自己的发现)。上海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褚水敖则认为,散文作家要有定力,散文写作要具备三个要素:深的思想、真的情感和美的语言。

    与会者们认为,中国散文确实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但不应否认今天的散文已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进行新的调整,无论是观念还是在实践上。面对当下散文的困境和缺失,散文作家要保持一颗向往尊严和崇高的灵魂,要在生活厚度、思想深度和精神力度上,进一步提升散文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品位;散文写作应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开掘,着眼于将社会实际与真实心迹坦陈于读者面前。参加研讨的还有尧山壁、周明、石英、王宗仁、红孩、王童、潘永翔、牛兴国、解俊山、格致、吴光辉、王克楠等作家。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