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推出作家祝勇的新作《散文叛徒》。借新书发布之际,祝勇、周晓枫、庞培、蒋蓝等几位“新散文”代表人物齐聚江苏南通,就“新散文”多年推广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如何继续前行等问题展开讨论。
《散文叛徒》一书收录祝勇多年来对“新散文”写作的思考与总结,书名也充分体现“新散文”的特点。“新散文”出现之初,便是以传统体制散文“叛徒”的身份出现。“过去大部分散文,是直接交给读者一个文艺真理。这个真理是排他的,不需要探讨的,没有空间容纳即兴、想象、文学漂移的空间。”周晓枫说。她将此类散文的写作方式比喻成“公路式”,太过直接。而“新散文”则选择了一条“河流的道路”,“河流的道路是会旁溢、泛滥甚至枯竭的,它甚至会进入一个并非预期的目的。新时期的散文,每个人的目的地都不相同,迷途的过程成为主要目的。”这批怀着不同目的的写作者,在写作途中自然相遇,形成声势浩大的合声,对日渐僵化的散文进行了有力反拨。
十多年过去,“新散文”面临着完全不同于当初的尴尬。当“公路式”散文存在的历史语境逐渐失去,“新散文”的对立面也在解体。“叛徒”身份消失后,如何在这个时代的写作中突出并维持“新”,建立具有自身标志的写作坐标轴,值得探讨。“‘新散文’最初的出现是为了对抗一种禁锢,突破禁锢比较容易。但当禁锢消失,文学需要更进一步时,我们会面对更大的困难。此时,困难便是由自由而非禁锢带来的。”祝勇说。讨论到写作的新生长点时,他认为,“新散文”在思想厚重力等层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与他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作家蒋蓝。“新散文不能回避思想。作为一个汉语写作者,我们应该自觉地注重在文学中进行精神性的传承。思想应该合理地成为文学的组成部分。”他提到,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新散文”只是一场文本革命,其中思想性、精神性的因素被忽略了。而注重在思想领域的开拓,应该成为当下散文写作的一个方向。
祝勇还提到,散文写作者应警惕作品成为太空灵、纯形式的散文。“当初进行散文变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传统散文‘不好看’,我们要让散文变得‘好看’。虽然先锋探索是必要的,但一旦文体变革走得太远,成为文字游戏,就会偏离当初的目的,文本试验和读者业已形成的阅读趣味和习惯之间会形成落差。如何在个人探索和作品的艺术性、可读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新散文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