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散文快讯 > 正文

“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论坛举办

中国散文网 作者:中国散文网 发表时间:2010-06-28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白鹿书院举办

“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论坛


    
  6月26日,国内著名思想文化专家、学者和书院文化专家、学者,国内各大书院及我省一些著名书院的山长或负责人云集白鹿原,参加由陕西白鹿书院举办的“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论坛。著名文化思想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教授方光华,白鹿书院理事长周延波,陕西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岳麓书院教授、湖南大学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江西白鹿洞书院管委会主任闵正国,江西白鹿洞书院国学院研究员金绍菊,北京七宝阁书院院长马力华,关中书院、横渠书院负责人,以及畅广元、耿占军、王仲生、刘炜评、段建军、仵埂、朱鸿、张志春、杨明琪、韩鲁华、陈长吟、柏峰、赵德利等近五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近年来,书院现象持续引起学界及社会各界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大陆各地以及台、港、澳地区有关机构也在积极恢复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书院或兴办新的书院,呈方兴未艾之势。陕西白鹿书院在其成立五周年之际,于6月26日在白鹿原上的西安思源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书院负责人就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这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纵论古今,比较中西,从历史、文化、思想以及现代学术的创新和发展诸方面对书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传统书院在当代社会兴起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深层原因,传统书院怎样与现代社会接轨并焕发新的生机,书院在当代中国社会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如何继承和发扬书院的特有功能,是与会专家、学者议论的焦点。自主办学、各有特色,学者治校、学术自由、有教无类、启发学生,注重修德和向社会开放,这些中国书院的历史经验,都很有现实意义。


  张岂之先生在其《书院与文化会通》的演讲中说,我国古代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文化理念,如:1.书院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某些有书院的地区,形成了难得的学术自由争鸣的风气;2.书院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二者的结合;3.优美的书院文化环境,适合学子们学习和讨论;4.我国宋、元、明时期文化学术的发展与书院密切相关。例如,关于学术思想自由并不完全是后来从西方传入的,在中国书院中就有了这种理念的发端(不称“自由”,而称“讲学”:有“不同”观点才会有讲学,如果看法都一致,何需讲学?),后来,到清末民初,西方学术思想迅速传播,使中西学术自由思想融合起来。1929年6月3日,王国维纪念碑在清华园落成,陈寅恪先生撰写纪念碑文,其中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与我国书院的优秀传统有密切的关系,书院也是这种学术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书院文化从唐末起一直到南宋,经过会通之学的浸润,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的完整思想体系,融合儒、道、释,使中国古代思想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代表人物就是朱熹,书院为他创造新儒学提供了智力资源和交流平台;如果没有书院,甚至不会产生像朱熹这样的思想家。与朱熹的理学不同,南宋时期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到明代“心学”被王守仁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书院及书院的会通之学,也不会产生像陆九渊、王守仁这样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我国会通之学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也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国人文学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历史责任,就是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方面,力求做到中外贯通。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过去有一种提法,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世纪80年代,为了矫正这种提法的不足,有学者提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这两种体用关系使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上一直存在着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局限。今天,我们有必要清除这种体用关系的对立,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上的体用合一和文化会通。


  此次论坛还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进行了陕西书院文化考察,参观考察了西安关中书院、眉县横渠书院、陕西白鹿书院及多处陕西历史文化胜迹。(记者:白鹿)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