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在许多人眼中,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入了阿兰·德波顿的眼,却成为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在《拥抱逝水年华》、给予过《哲学的慰藉》、品评过《身份的焦虑》、唱过《工作颂歌》之后,“英伦才子”德波顿,开始与中国读者分享机场里常为人见、却不为人知的世态——近日,其新作《机场里的小旅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
■作品力求探索日常情景背后的所以然
阿兰·德波顿1969年生于瑞士,12岁时全家人移居伦敦。18岁入剑桥大学。他徜徉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分析之间,上下古今求索,从中邂逅知音,产生共鸣,在跨越千年的著作家那里欣然找到先得我心之感,逐步接近了自己的目标。大学只不过提供他一个读书的氛围;而读书只是帮他找到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
德波顿在各种报刊发表的文章很多,23岁开始出版第一部作品,以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他写小说力求打破讲故事和表现情景的传统模式,希望探索的是情景背后的所以然,要弄明白各种人际关系后面的动力是什么。他最喜爱的、能引起共鸣的作家之一是普鲁斯特。他的第四部著作《拥抱逝水年华》是从文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这本书使他名声大噪。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41岁的他,又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推出了《工作颂歌》,成为金融危机形势下最合时宜的作品。
2009年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他可以结识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访谈形形色色的人物;他还可以在出境大厅、入境大厅、机场限制区和机场酒店随意进出,德波顿以他独特的视角探索着机场这个熟悉又神秘的“非场所”,观察着其中的奇妙与庸俗之处,以及旅客与员工的互动。根据所见所闻,德波顿以他融合了风趣和智慧的一贯笔触,写出了《机场里的小旅行》,探讨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本质。
■常常不敢相信有人肯花钱买自己的书
德波顿,被评论界视作“英国文坛的奇葩”;读者称他“从不写乏味的句子”。但德波顿称,“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于后一个阵营。”
2004年5月,德波顿首度中国之行。刚出北京的机场,女编辑就向他解释,对于将他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但是,德波顿很快发现,自己的作品竟然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一本描写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在他自己的网站上,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读者的留言。
■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已经出版作品数本,德波顿有时仍不免有些犯嘀咕,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究竟是什么将这些只言片语连缀到一起,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他说,在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只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自觉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
身为一名写作者,德波顿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期待读者感觉“像跟朋友娓娓谈心”。“我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从初习写作始,德波顿就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尽管他自认为这样挺冒险,因为这很可能流于“乏味和幼稚”。“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写书,除了要让人“看得懂”,德波顿还立志要“在某些方面能对人有所助益”。“有一种观念认为好书就不该(没义务)对人有任何用处,为艺术而艺术嘛——并非为了实际的进步或是事业的成功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这种观念。为了完全改变自己而去啃那些严肃的书籍确实愚不可及,不过,我也认为,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内心的东西
在德波顿看来,恋爱和阅读之间,有某种重要的关联。“有些书与人交流的方式,与爱人同等热烈,甚至更加诚实可靠。”
有时,我们会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自己。有时,会有困惑、愠怒、罪恶感。“但这些,会在某一书页上跟我们撞个正着。一时间,就像两个早早地去赴约吃饭的爱人,兴奋不已地发现两人间竟有这么多的共同点。有时甚至会把书暂时放下,乖张地盯着书脊发呆,感受邂逅此君乃何等幸运。”
言及此,德波顿提到了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类似表达,“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书,有时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在读书、写作的同时,就等于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个性,并非如人想象的那般密不透风;自以为独有的,根本没那么私密。自我,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人类,有太多共有的东西。”
德波顿称,自己在读书时总是很自私,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且几乎从来都不为了“取乐”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阅读,常常使自我换一种达观的态度看待自身的困境。这样,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这也是合格的作家为了创作而采取的立场。”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