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讨“新世纪城市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出路”
“为什么曾经诞生了近代中国最优秀的城市文学作品,开创了独特的海派文学流派的上海文学到了新世纪风光不再,创作乏力、很少有响当当的、被主流批评界认可叫好的作品?到底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作品缺乏应有的艺术水准和美学高度,还是评判标准出了偏差?”日前,在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和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新世纪城市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出路”研讨会上,评论家王宏图对上海城市文学创作的担忧,引起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评论家杨剑龙认为,新世纪上海城市长篇小说在整体上缺乏厚重之作、精品力作,关注物欲社会的欲望书写,缺乏对于精神世界崇高境界的关注;关注都市世界的自我追求,缺乏对于个人责任社会责任的承担;注重以写实主义手法叙事,缺乏对于文学形式的创新探索实验。评论家杨扬认为,应该看到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可贵的进步,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形象和新的文学审美经验。本报主编陈歆耕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城市文学的现状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悲观,只要我们打开视野,改变观念,不少好的作品就在眼前。
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作家们到底该如何自处和面对?与会者认为,城市文学要产生真正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就必须从乡村文学的重围中冲出来,创造出迥异于乡村文学的新的话语方式和体系。评论家王纪人指出,归根结底还是城市文学太薄弱,至少在艺术上还不足以吸引审美的眼球。王宏图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已处于一个新旧文学模式转换的临界点上。新的城市文学书写模式即将生成,它将以情感纽带为核心,由个人内心向外发散,自我成为写作的中心,个人的心理情感成为作品的中心,也是美学上的极致境界。学者谈峥指出,城市文学创作应该具备世界性、国际化的文学视野,应表现城市生活的本质,表达出城市人独特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灵魂的追求和挣扎。评论家殷国明认为,城市文学应重建城市的诗意。
吴秀明、刘绪源、黄发有、杨斌华、曹元勇、夏锦乾、葛红兵、何平、秦维宪、刘轶、罗云锋、张永禄等学者还就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学书写主体的辨认、城市文学想象的检索与建构、城市经验的多元表达、城市文学创作的人类忧患意识等话题展开研讨。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