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散文创作已初显勃发之势
2020广西散文学会年会在南宁举行。凌冬摄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10月6日,来自广西各地的30多名散文作家、评论家集结南宁,召开广西散文学会一年一度的“高峰论坛”,梳理过去几年广西散文景观,规划下一阶段散文创作蓝图。
出席会议的有广西散文界资深作家严风华,有刚刚获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毛南族作家莫景春,有知名散文作家何述强、黄鹏、丘晓兰、庞白、侯珏、韦露、罗汉、透透、张冰辉、于小尘、陈洪健、李宗文等,还有来自高校的评论家陈祖君、黎学锐教授,以及散文新生力量宋先周、刘景婧、廖献红等。
当下的广西散文创作,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散文,天然具有记录时代精神和社会百态可资“信史”的优势,散文思考的深度、力度和题材触角无处不在。而广西这片土地,民族历史文化丰富多元,地域特征复杂多变,经济社会生活万象更新,为广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此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潜和摸索,广西作家队伍当中,具有文体自觉和写作抱负的人越来越多。喜欢散文写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广西散文创作已初显勃发之势。
严风华在梳理最近十余年广西散文创作成果时指出,广西散文学会自2008年换届以来,在大家努力下,创作队伍日趋壮大和多元,老中青作家辛勤耕耘,发表、出版和获奖作品不断。不少作品登上国内名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也不断转载广西散文作品。毛南族作家莫景春的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梁晓阳的《吉尔尕朗河两岸》获三毛散文奖,徐治平、严风华、罗南的散文集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黄鹏的散文集《壮美山河》进入第十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初评前十五名。严风华的《一座山,两个人》《总角流年》,何述强的《隔岸灯火》,牙韩彰的《屈指家山》,丘晓兰的《完美的一天》,罗汉的《粉饰世家》,张冰辉的《心湖恋歌》,透透的《底色》,罗南的《走过圩场》,莫景春的《歌落满坡》,黄少崇的《在母语中死去》,林虹的《两片静默的叶子》等散文集,是近年广西散文创作的重要收获,在文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另有多人荣获各种级别的扶持项目和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广西文学年度奖、红豆文学奖等专业奖项。
近年来,广西散文学会还派遣多名作家到学校、厂矿、图书馆向学生、社会青年讲授散文创作经验,组织多次文学远足采风笔会活动,通过创作主体下沉民间,贴着老百姓的热气和城乡家园的纹理开展写作,既锻炼了眼力、脚力、心力、笔力,又培养团结了不少新兴作者,逐渐形成一支成熟稳健而有文学韧劲的散文作者队伍。
广西散文学会原名广西散文创作与研究会,上个世纪80年代由散文家蓝阳春创立,散文家凌渡接力,后由《广西散文百年》主编徐治平教授掌舵,2008年换届由严风华接任会长,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在历任会长、副会长及所有会员的努力下,该学会已成为广西有影响力的文学专业民间组织,为团结培养散文创作人才,促进文体发展和广西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把握创作机遇,延续传统、推开局面,激发更多优秀散文作家参与到书写壮美广西的行列中来,6日下午,广西散文学会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何述强当选新一届会长,严风华受聘为名誉会长,黄鹏、包晓泉、蒙飞、丘晓兰、韦露、莫景春、庞白等当选为副会长。
何述强表示,广西散文创作与研究应结合新时代新特点,不断开拓创新,向国内外优秀作家学习,多一点激情,多一点抱负,多一点追求,突破“弱项”的宿命,在文体融合、题材创新等方面谋求新突破。“我们要共同守护散文学会的庄严,捍卫散文学会的学术性、专业性,倡导散文创作的纯粹性;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调动各方资源,激活学会的发展社会性,同时狠抓‘出作品、出人才’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创新散文写作理念,提升广西散文作家队伍的影响力。”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