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空间及问题
十年间,网络不仅孕育了大批创造力旺盛的作者,创作出不少新颖、生动的作品,还培养了诸多拥有网络阅读习惯的读者。综观网络文学十年发展历程,与最初研究所预期的偏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网络文学无功利”这一乌托邦想像的破灭。早期网络文学是爱好者的自发创作,以赚取“注意力”为目标,但当痞子蔡一炮走红,从出版社获得大笔版税之后,网络文学中的“网络”就已然变成印刷媒体免费广告的发布场所,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无功利”。2002年左右,“眼球经济”神话破灭,诸多热情进行知识共享的文学网站由于经济原因难以为继。“书路”、“榕树下”、“黄金书屋”等文学网站相继倒闭或被收购,“E书时空”、“52EBOOK”等发布的电子书资源也引起版权争议,“无功利”的知识共享似乎只能停留在想像中。2003年以后建站的诸多文学网站开始探索风险投资之外自力更生的方式,会员制、点卡制应运而生。“起点中文网”从网络游戏运营中吸取经验,开创在线收费阅读模式。目前,多数文学网站都不提供全免费资源,网络写手成为与短信写手、网站编辑、广告策划等类似的职业模式。所谓“无功利创作”只在网民间私下流传,如博客、邮件和论坛中的网文。这类作品没有经济收益,没有将作者捧红,在传抄中屡经修改,缺乏版权界定。因其短小驳杂,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却以群体的姿态成为网络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汶川大地震后开始流传的小诗《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原诗经过网络上多次转载和改编,已难找出传统意义上的原始“作者”,而成为公众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但占据网络读写主流、被网站有意识保留的网文,往往基于作品效益而非价值,无功利作品得不到有意识的收集和整理。
早期对网络作品表达方式突破的期待也未如人愿。网络文学曾经是混杂着大量符号语言、网络新词、动画、视频的文本,全新的表达方式带给读者无限惊喜,其中诞生的新词、符语还影响到口语和印刷语言,表现出视觉创新的力量。研究者曾大胆地想像:网络文学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带来全新阅读体验,“以声音、文字和其它视觉效果为表达方式,具有交流和互动性……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然而,当前网络文学作品在技术创新和视觉感受方面,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在网络媒体日益精细化、专业化之后,在热中于技术探索的人们从视频、动画、音频等专业爱好者中找到知音之后,网络文学反而更加单纯地安于文字状态,网络文学延伸到手机、MP5等个人数据终端也依然是文字形式。
十年过去,网络文学作品日渐丰富,研究的发展却未尽人意,反而暴露出问题和不足。研究主体身份的困惑是制约研究者专注于网络文学领域的主要因素。早期关注网络文学的是网民、文学爱好者、记者等,当前网络文学研究者主要由文学、文艺学进入网络这一新领域,他们对新媒介、新文学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文学在网络上发展的可能性、网络文学创作现状和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归纳。随着网络媒体日渐兴盛,一些专门的网络文化研究机构诞生。对网络文学的关注虽不缺乏,但从以上研究者的身份不难看出:其中大部分人并非专门网络文学研究者,几位主要的网络文学研究者多是在研究大众文化时兼及网络文化,虽然理论功底雄厚,研究能力不弱,但因知识结构欠缺,总体缺乏对该领域的热情。而年轻一代研究者受专业设置和学科规范影响较重,急于将自己纳入主流批评领域,不敢轻易就尚无定论的新文学现象发言,以致与新兴网络文学现象逐渐疏远。
由于网络文学研究未成系统,是一个需要涉及又无法投入较多精力的范畴,研究者每每谈及都容易从网络文化与社会热点结合的时事性话题入手,关于“网络文学”则多半考虑的还是对象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认清对象固然重要,但如果未曾完整读过一篇网络作品就讨论其定义、特点、发展方向,则有坐而论道之嫌。不管网络文学的定义是否已经辨析清楚,也不论网络和文学在其中孰轻孰重、有怎样的亲缘关系,“网络文学”名下毕竟已积累了不少作者、作品和流派,研究中决不缺少对象。当前的文学网站主要有两类:一类以纸制出版为目的,如“华文网络文学”、“榕树下”等,主要靠广告和出版赢利,他们试图发掘和推介的不是网络作者,而更偏向从网络起步的传统意义上的作家。由于这类网站偏向传统出版模式,作品筛选严格,质量较有保障,但与网络的关系却不紧密。另一类网站以网上创作和在线阅读为主,赢利模式离不开网络平台,似乎更可当“网络文学”之名。但这类网站中的作品数量巨大,质量不可预期。以“晋江原创网”为例,其简介上写着“网站拥有注册作者26万名,超过30万部线上作品,平均每2分钟有一篇新文章发表,每10秒有一个新章节更新,每2秒有一个新评论产生”。仅一个网站就有如此海量的文本,研究者要想做到对对象的全面、多样化把握几乎不可能。收费阅读制度也造成文本到达的困难。一般文学网站中,较完整的作品多半属于付费阅读范围,研究者很难在随意浏览中发现精彩的内容;而按照字数付费去阅读篇幅超长、质量未知的单一文本,结果也未必乐观。利益驱动网络作品冗长、重复,即便乐于此道的人也常有“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的感受,单个文本不具有代表性,经不起反复咂摸的作品缺乏研究价值,而要达到整体把握、广泛阅读又有极大难度——研究者不得不站在网络文学之外。因此,研究者和网络文学的距离不能仅仅归咎于对文本的漠视,还缘于网络文本到达的困难。
网络写作受外因导向,由投资方(网站)决定题材,由读者参与大框架设计,作者只需充实内容、添加细节。经营和创作者的目的是赢得市场,在内容方面主要考虑读者的趣味。他们希望吸引研究者的目光,但主要期待认同和鼓励以及由此而来的广告效应;题材的开拓、新赢利方向等可操作性建议最受欢迎,如果能提供类似“解决方案”则更好。在传统文学观念中,被称为“创作”的文学首先应该具备创新开拓性,要有独立的艺术追求和冒险精神,这种冒险时常超前,不一定被公众看好或接受。对于文学来说最不可取的就是迎合大众或为外在的政治、经济目的服务。这种目的的不同导致被文学研究者看好或关注的对象不一定被网站接受并培育,甚至可能被作者或网站自发淘汰。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