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平淡和坚守:2007年散文观察

中国散文网 作者:杨献平 发表时间:2008-05-07 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07年的中国散文,大抵是沉思的,在停顿当中左顾右盼,思前想后,审视自己也审视他人。真正叫人耳目一新、心悦
  诚服的散文作品微乎其微,宏大历史解读之中有非散文的因素,性情写作当中包含了太多的虚饰和矫情,现场写作成
  为一种身份炫耀,个人体验进入了幽闭的冷宫,底层写作只是陈述和感叹。
  散文写作者还是要回到自己的那个特定的“场”,必须立足于沉实的大地和茂盛的人间;必须从自我出发,与更多的他   们和它们发生情感的和艺术的联系;必须从艺术出发,以激情和才情,激发更多更为丰沛、激越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   沙漠烽燧一样的定力和傲骨,进行自我的、与众不同的和卓有成效的散文写作。
    
  到目前为止,2007年的中国散文一如往常,有特别的现象,但仍旧没有特别叫好的作品。这一年当中的中国散文,大抵是在平淡中的坚守,是进步中的回退,其中有萎靡的迹象,也有遮蔽的显露。
  这里所说的萎靡,似乎是散文的一个徘徊期,新散文真正成为了个人化的精神舞蹈和个体的灵魂盛宴,越来越自私、残忍地疏远了“散文”应有的“道”和传统、精神与品质。大多数读者的不满或者厌弃、不认可成为了新散文行将终结的致命因素与最大杀手。
  2007年,散文的第一个迹象是:刚刚舍弃了对形式、语言和题材,乃至思维更新的新散文模式,散文写作又陷入了浮躁的状态。即:过分注重现场和当下,个人体验与底层生活的散文夺人眼球,从普遍叫好乃至获得重要奖项的作品来看,它们是嘈杂的、混乱的,注重了个体的现实体验却忽略了散文的艺术品质,强调了当下个人、生命、精神与“物”的冲突与融和,而丧失了高贵的精神要求和人文关怀。
  第二个迹象,很多的写作者开始自觉深入时代,抓住其内在特征和精神素质,以强有力的笔触、新鲜灵活的方式乃至更为丰沛的语言、具有现代精神的思维与精神素质,进行有别于其他人的散文写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底层不再是一种笼统的现象或者概括,而是准确的个体和特殊的个案。即使所谓的“文化散文”,也在书写和解读方式上少却了许多大而空的感悟,乃至卫道主义和封建意识的呼唤和叹息,姿势和态度趋向平等和对视,而不是以往的居高临下和走马观花;思想更为现代和深刻,发现和表达独到而优雅,使得散文呈现出一种思想自由、精神自由和形式自由的品质和气象。
  新散文及其经验
  从近两年,特别是2007年散文发展态势来看,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新散文运动呈现出颓废、逼仄和没落的迹象,不是后继乏人,也不是才力和智力不足,而是不由自主地跳进了自我设置的陷阱抑或圈套,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偏颇。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是:谈论新散文,只是强调和突出了目前几位有成就的新散文作家,但却忽略了一个普遍的常识性的事情,那就是:新散文也是有传统的。这一传统不是割裂的,新散文不是凭空而来、瞬间拔地而起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张承志、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史铁生乃至王宗仁、贺晓风等人就进行过多种方式的散文写作,至今仍具风度和气象,如《我与地坛》《清洁的精神》《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太白山记》《商州三录》《游牧长城》《藏北游历》等作品,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显示出与杨朔、秦牧等人散文区别的迹象,在当时,已经引领了新的散文写作方向。
  而今,我们将这些作家乃至作品抹煞了,这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够客观的。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持续至今的新散文写作,其显著的特征和特点便是:剔除了对传统散文(相对于杨朔式的散文写作)的思想依赖、语言依赖和方式依赖,以新鲜的思想意识、有别于传统散文的语言和题材,用更为自我、更为自由的书写方式,乃至自由不羁、新鲜独到的思想和精神,为散文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旧的模式和思维,获得了更广泛的前景。
  综合这些年来的新散文实践经验,我以为,新散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第二,形式的探索创新,新散文作家们不遗余力,以勇气和学识,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散文的表现形式更为活泼灵动、新颖新异。第三,个体意识的无限膨胀,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个人的魅力。第四,语言的创新,完全回避或者抛弃了大众模式乃至官方话语,使得散文的想像力和扩张性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第五,散文的内涵和指向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发散的、立体的、多维度和多方向的。
  这些都是新散文给我们带来的有益经验,他们的努力和探索,使得原来面目呆板、陈旧单一的散文写作呈现出新的生长点,具备了新气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新散文丧失或者丢弃了这些独立的精神品质,自由精神转换为“狭隘的个人自由”,有些作家的写作显然是委曲求全甚或缴械投降了的。形式的创新走进了篇幅无限延长的单一性模式,动辄万言数万言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标示;个体意识和内心经验的无限膨胀,导致了题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