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跨文化之间的对话——奥兹与莫言对谈

中国散文网 作者:钟志清 发表时间:2008-05-07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邀请,以色列当代诺奖热门作家阿摩司·奥兹于今年8月26日至9月9日访问中国。8月31日,奥兹在国子监街留贤馆会晤了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

    耶路撒冷不仅是一个城市,它也是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人物

    莫言:您作品的中文译本也翻译得非常好。(尤其是钟志清小姐翻的)因此,我尽管没有去过以色列,没有去过耶路撒冷,但是读过您的作品之后,我仿佛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耶路撒冷人。茶道在这里(您的作品里)演示得这么精细,而我在家里时拿个大杯子,放进茶叶,倒上水,一饮而尽。

    奥兹:我们在家里也是这样。非常简单。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旅行的最好方式不是买一张国际旅行机票,而是买一本书。因为你买一张机票到另一个国家旅行,看到了那个国家的纪念碑,博物馆,与那里的人们相遇;如果你买了一本书,那么等于邀请你走进一个家庭,看到这个家庭的客厅、厨房和卧室等很多细节。

    莫言:是这样。

    奥兹:您在从事创作的时候一定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

    莫言:我做了一些关于地方历史的调查工作。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关于地方历史的书籍,另一部分就是倾听老人们口头讲述,讲述他们的历史故事。我认为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讲,老人们口里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讲更有意义。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以下简称《爱》)里您讲述了祖父、祖母家族在敖德萨的故事,讲述了外祖父、外祖母一家在波兰的故事。这些遥远的故事和资料我想主要通过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而获得的。

    奥兹:我们两人拥有一个共同之处,把死者请到家中,来理解他们。

    莫言:是的,奥兹先生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在写作,在讲故事时,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小说中描写的他们青年时期的生活,而现在我们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们当时的年龄,把长辈当成孩子来写,对于作家是很有意义的。

    奥兹:我在读《红高粱》时,也意识到,您在写我爷爷、我奶奶、我爹等几代人的时候也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写。

    莫言:有时我把他们当成我自己的孩子,有时我把他们当成我自己来写。

    奥兹:读了您的两部作品之后,确实感到老一代人已经复活了。

    莫言:是用文学的方式使他们复活。此时,从个人体验说,他们是我们的母亲、父母亲,但是从文学角度来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小说中的人。

    奥兹:我特别欣赏您笔下的自然风光,您笔下的农村风情,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莫言:因为我从小在那片土地上出生长大,对那个地方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物,每条街道,每条河流都具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纯粹的风景描写是不存在的。

    奥兹:对此我非常赞同。

    莫言:小说里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读过您的许多作品后,我逐渐发现,耶路撒冷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耶路撒冷是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人物,耶路撒冷的每座建筑物就像人的一个器官,每一条街道就像人的一根血管。所以整体上说她是有生命的。

    艺术家应该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包容性描写

    莫言:我在写《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时,以及我以前的一些创作中,描写了悲剧和战争,不过,我在处理这些事件时剑拔弩张,慷慨激烈。您在创作时也处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采用的则是一种非常宽容舒缓的笔调,我觉得您这种手法比我要高明,所以我说您是我的老师。

    奥兹:我们的创作技巧不尽相同,但我不能确定是不是我的创作手法就比您的高明。我在阅读您的作品时,有一点感触很深,即使您在描写特别残酷、特别血淋淋的场景时,依然透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把怜悯与残酷结合在一起的描写手法,从创作角度来说,也是很高明的。

    莫言:确实有难度。既要描写残酷场景,揭示人物的悲惨命运,又要充满了悲悯的情怀,要把握好这个分寸感。

    奥兹:我们都曾经是军人,但是时至今日,我从来也没有一部作品描写战争,描写军旅生涯。而您却成功地描写了军旅生活,这一点确实令人羡慕。尽管我也多次尝试着描写军旅生活,但始终没有如愿以偿。

    莫言:实际上我也没有描写自己的军营生活,我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

    奥兹:战争记忆具有某种与众不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