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黄土地上的绿色篇章
—— 评报告文学《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
马平川
冷梦是一位贴着大地行走的思考者,带着作家社会责任的承担、社会良知的守护、直面人生的悲悯情怀,以及对现实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干预和思考。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情感召的产物。冷梦曾经以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最近太白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报告文学《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以下简称《高西沟调查》〕再次引起社会反响。冷梦怀着对农民炽热的情感和真切的关怀,以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高西沟作了长期的跟踪采访和写作,住在陕北的窑洞里,和农民朝夕相处,踏遍了高西沟四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沟沟坎坎。高西沟从此走进冷梦的心灵,成为冷梦灵魂的故乡。这才有了这样一部沉甸甸的《高西沟调查》。《高西沟调查》让我们走进共和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走进那一片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陕北黄土高原,走近那一群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
冷梦的《黄河大移民》写的是农民因失去土地辗转流离而遭受的生存苦难;《高西沟调查》则写的是农民因土地的贫瘠而进行的生存搏斗,展示了一幅当今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图卷。《高西沟调查》以陕北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贫困山区高西沟为背景,以历史和现实的大量感人肺腑的农民事迹和农民故事,演绎了一个村庄半个世纪的奋斗史。讲述了一群陕北农民生存与奋斗的感人故事。讴歌了高西沟人为改变自己命运进行艰苦斗争的伟大精神。高西沟是全国最先、最早走生态化建设的道路的农村。早在上世纪50年代,高西沟就开始了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把荒山穷沟治理成全国水土保持的先进典型。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山区农业的生命线》,介绍了高西沟水土保持的经验,同时发表社论赞扬高西沟人民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1965年高西沟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的典型。高西沟的三代农民,在四届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高西沟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20世纪70年代探索出农、林、牧各占土地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模式,过渡到更为合理的田、草、林“一二三”模式,完全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性循环路子。改革开放以来,沐浴着“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春风,高西沟人再次掀起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潮,大搞退耕还林、舍饲养羊、兴田打坝。形成“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植树绿化路两边”的美景。
高西沟人用整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水土严重流失、自然环境极其恶化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解决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土地贫瘠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创造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高西沟之路,是一条率先发展绿色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高西沟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之路。高西沟发展之路昭示了中国贫困山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中,如何走出一条有别于大寨、华西村、大邱庄等这些著名村庄的独特的农业快速发展的道路。如何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高西沟调查》力图回答和揭示出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山区农村,尤其是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广大贫困农村,如何既要多打粮食,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质朴的高西沟农民用三代人付出血汗代价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读罢《高西沟调查》,我眼前弥望着大片大片苍茫的绿色,迭翠铺绿的高西沟,因为绿而灵动,绿的苍翠欲滴、绿的凝重晶莹。这样的绿,串联起一幅幅“林水相依”的和谐画卷。绿色,这生命的颜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见证。重重叠叠的绿,像浆果的黏汁一般涂满高西沟往日苍凉破碎的沟沟壑壑,绿树红花,碧水青山。素朴而沉默,绚烂而芬芳。高西沟的绿是高西沟人生命的一抹亮色,,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是花对阳光的感恩,这种带着阳光的绿色中升腾出那久违的春天所特有的黄土气息,使我闻到了花和草的香味,听到了河流和花朵的呼吸。
《高西沟调查》全面、扎实,翔实地反映了高西沟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彻底把一个土地贫瘠、地表破碎的生态恶劣村治理成山清水秀、地沃村富的小康村。走出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存的良性循环的康庄大道。高西沟的经验和做法,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西沟的发展证明了绿色农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在农业生产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