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陈长吟近期散文读感

中国散文网 作者:邢小利 发表时间:2008-12-05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箭一样地穿透

——陈长吟近期散文读感

邢小利

       书名特别是散文集的书名,最能透露作者内心的文化信息和精神指向。长吟人到中年,却是一个“老”散文家了。他迄今已出版散文集七部,最早一部出版于1988年,最新一部出版于2004年,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山梦水梦》《山亲水亲》《山韵水韵》《这方乐土》《那片裸土》《行色匆匆》《黄土地上信天游》。这里可以看出长吟人生——生活和工作的足迹,从陕南安康到关中西安,从在安康抒写《这方乐土》到西安怀念大西北《那片裸土》,再是人生《行色匆匆》,然后到陕北《黄土地上信天游》,可以看出长吟简直就是一个行吟诗人。

       长吟过去的散文,主要是写山水乡情,美丽而恬淡,深情而朴素,但对生活的挖掘和人生的表现多少稍嫌简单了一点。近年的长吟,生活阅历更为丰富了,人生体验更加深刻了,他的散文创作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散文的题材更为广泛了,读书,看电影,旅行,交友,题词,写序……都入散文,生活面扩大了,视界也开阔了,体验更深了,思悟也更透彻了。也写山水,也写乡情,但已不是单纯的描山摹水,抒发乡情,而是多了一种文化的观照,融入了更多的社会与历史参照,格局宽了,气象大了,意蕴也深刻了。长吟还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摄影家是有画面感的,因此,他的笔下,常有摄影镜头的角度和感觉,画面感极强。语言简洁,思想有了穿透力。明晰透彻的思想配以简短精练的语言,长吟的散文像箭一样,有了一种穿透的力度。

       长吟现在有不少散文是写人的,这种写人的散文体现了他对人的观察力和透视力,体现了阅历和眼光:“三毛不漂亮,但有吸引力,她气质好,身上信息量大,情绪饱满,与这种人交往是会有收获的。有些女人样子长得美,但太薄,一眼就可以看透,实在没意思。三毛的风尘能丰富你的内心,提升你的感受。这不是学来的,是走来的、读来的、经历来的、痛苦来的。”(《读书无假期》)《金基德的水与船》是对韩国电视导演金基德电影的观后点评:“人物少、话语少、场景少、道具少,这是金基德的特点。画面美、角色美、意境美,这是金基德的追求。性、暴力、死亡,这些引人眼球的成份,金基德的影片中都能找到,但他处理得细致入微,一点儿也不混乱,呈现出东方文化的审美视角。”“我还发现金基德一个偏好,就是喜欢水与船。我不知道这是韩国国土的影响,还是金导演人生的某种暗恋?但这些水和船在影片中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水与船是漂浮不定的,而故事的发展也是动荡不安的;二、船在水中常常孤立无援,而人物的处境也时时充满危险;三、水色帆影极富美感,荡漾着灵性诗韵及阴柔,烘托出人物命运的张力与悲壮。”语言简短,很有概括力也很准确,而他的“发现”既独到也有说服力。

       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都是一种与创作主体心灵关联非常紧密的文体,所以也常被说成是一种“性灵文字”。生命也有季节,春夏秋冬,中年大约是夏末秋初这样的季节,热烈也有,但不像盛夏那样过分炽白,而是有了一种中和,像亚光漆,色彩依然鲜亮但不刺眼,有了一种内敛和沉稳。生命的秋季一如秋天的树叶,不像春日那样绿得鲜嫩,不如夏日那样绿得蓬勃,而是一种宁静的绚烂,五彩斑斓让从思考生命的丰富。读长吟近年的散文,突出的感受是他宁静中有了一种思想的深刻,这种深刻绝对与其生命体验的深刻有关。《拥抱激情》是读书体会,这个体会无疑来自深切的生命感受,这是对生命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普里什文与杜拉斯的经历说明,首先要有生活的激情,然后才有作品的持续。

       在这一点上,中国作家就逊色多了。我的很多同行,于文坛上混得一点名声之后,就着手经营个人的安乐窝,就考虑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就陷在一种无形的甜蜜并舒坦的罗网之中。不想开放,害怕出格;赶紧收敛,求得中庸;停滞不前,未老先衰。生命还未中止,创造力却已消竭。

       “安度晚年”实际上是一种陈腐落后的观念。

       激情永远是使人前进的动力。

       激情迸发出来才叫激情,激情藏在心中只能叫自恋。

       思想的深刻与生命体验的深刻,这是散文的生命。对于散文作家来说,可能只有体验的深刻,才有思想的深刻。

       《总在路上》写人一出生就是上路,从幼年到老年,每一生命季节,都在路上,这是生命的体验。“向往边疆,向往山水,向往自然,时刻等待上路,这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如果你对中国散文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给管理员反馈。管理员邮箱

散文信息

网站首页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现代中国散文研究所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4154号-2